这里所有探讨,主要是西王母崇拜的宗教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王母的形象和职司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形象已不再是“豹尾虎齿”的图腾,而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周穆王(姬满)“持白圭重锦以为王母寿。歌白云之遥,刻石纪迹于弇山之上”(《云笈七签》卷一一四)。从此,西王母作为福佑人间的最高女神,基本定型,人们对西王母的崇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母亲的崇拜,而是赋予了她职掌仙籍,考核善恶,度化众生,保佑太平,构建极乐世界的无限神通。 职掌仙籍,体现了神仙世界平等的女权。《墉城集仙录•西王母传》中说:“世之升天之仙,凡有九品……然其升天之时,先拜木公,后谒金母,受事既讫,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谨奉元始天尊耳”。又称:木公生于碧海之上,主阳和之气;金母生于神洲伊川,主阴灵之气,应该指出,中国自有朝代更替以来,奉行的便是男权至上,男尊女卑。惟独道教能够从宇宙万物,阴阳和谐,化生万物的认识中,领悟出男女平等,刚柔相济的教义思想。正因如此,才使天下女性,精神生活有了依赖,灵魂有了依归。 考核善恶,包含了道教教义思想的人伦教化。《太平广记》中称西王母“上行太极,下造十方”,又称:“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王母居于上层地位,自然要考核众仙(生)善恶,扬善罚恶。这方面的记载,散见于众多的书籍之中,如《易林》中,就有“王母多福、天禄所伏,居之宠兴,君子有福”,“王母祝福,祸不成灾”等等的警句。这里面体现的是道教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万物的一种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秩序及维系这种秩序的行为准则。 关于人伦关系的理念,儒、释、道三家历来都是基本一致的,主要是忠、孝、仁、义、礼、智、信。而最早出现,也是最基本的观念,便是“孝”。孝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谓“子承老也”。尊祖敬宗,追求慎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共有本性。由孝而及忠、及信、及义、顺理成章。不孝,则罔论其他。有关西王母劝化世人,恭行忠孝,事迹颇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惜精炼气,追求长生不老,反映了人类对破译生命密码的不懈追求。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重今生,重生命,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在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里,从汉武帝好长生之道说起,到魏华存、赤松子、桐柏真人“各歌太极阴歌阳歌之曲”,通篇都是讲长生之真道。摘其要览,几乎涵盖了外丹、内丹学的所有精华。如“太上灵药、上帝奇物”、“元真激气、太泽玄精”等等。从张道陵炼丹于龙虎山,到紫阳真人撰《悟真篇》,直至近代陈撄宁的“仙学”理论,中国道教为破译人类的生命密码进行了近2000年的不懈努力。这还不包括从三皇五帝、三代而下的圣贤诸仙如彭祖、容成公等等的传说。历史将会证明,具有高等智慧的人类,必能步神仙的遗迹,实现“长生可至、仙道可修”的理念。 瑶池仙境,人间极乐,憧憬着道教对人类大同的终极关怀。对一种美好社会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而当今的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社会又是什么呢?综合各种宗教、各种学说对理想社会之描述,其共同的追求,不外乎是没有战争,没有灾祸,众生平等,物质丰富,和谐幸福。道教对大同世界的种种描述,从西王母所居的瑶池仙境中可以得到很形象的体现。例如“琼华之阙、光碧之堂”、“连琳彩帐,明月四朗”“神籁自韵,八会之音”等等。古典小说《西游记》对瑶池仙境的描写,更是出神入化。引人入胜。我们绝不能看成仅仅是景色的描写,其中所蕴含的是天地和谐,阴阳协调,太平安乐,人人长生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