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枢宝经》全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约出于宋代,是著名的道教经典。按道经记载,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之化身。《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说:“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白玉蟾注《玉枢宝经》说:“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声普化天尊。”《雷霆玉枢宥罪法忏》说:“恭惟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号应九天贞明之大圣,寔乃玉清真王之化身。”
宋元以降,《玉枢宝经》在中国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明世宗和明神宗都曾亲自为该经重刊本作序,推崇备至。大约在明代,集注本《玉枢宝经》传入朝鲜。集注本题“海琼白真人注,祖天师张真君解义,五雷使者张天君释,纯阳孚佑帝君赞”。海琼白真人即南宋道士白玉蟾,祖天师张真君即东汉创立道教的天师张道陵,五雷使者张天君为天上雷部神将之一,纯阳孚佑帝君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传入朝鲜的集注本《玉枢宝经》,于隆庆四年(1570)在全罗道无等山安心寺首次刊板印刷。据载,昔日有朝鲜官员出使明朝,带回一部《玉枢宝经》,但只藏于家中,未予刊刻流传。后来此本为成均进士吴訒访得。吴訒去世后,经书被赠送给安心寺,该寺遂刊刻传世。此次刊本,缺变相首张及经文一张。雍正十一年(1733),经宋梦三、徐斗枢等倡议,宁边妙香山普贤寺重刊,缺页如故。丙辰年(1736),偶然得到缺失的二张,始成全本。光绪戊子(1888),金潝重校,在鸡龙山刊刻。
收入明代《道藏》的集注本《玉枢宝经》,没有神像。但朝鲜刊刻的3个版本,都有神像。据日本学者三浦国雄教授《〈玉枢经〉的形成与传播》一文的考察,与朝鲜刊本同一系统的还有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本和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本。笔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看到的一部清代刻本,也有神像。
据香港中文大学尹翠琪教授《道教版画研究:大英图书馆藏〈玉枢宝经〉四注本之年代及插画考》一文的考证,大英图书馆藏本大约刊刻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或以后。该本绘有45位神仙。笔者看到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清代刊本,与大英图书馆藏本一样,也绘有45位神仙。笔者受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的委托研究朝鲜时代《玉枢宝经》里收录的48位神将与大巡真理会《典经》里出现的48位神将是否有共同之处时,据大巡真理会提供的资料发现,朝鲜时代一共有三个版本的《玉枢宝经》。1570年安心寺板有41将,1733年普贤寺板有47将,1888年鸡龙山板有48将。关于神像数目不同的原因,笔者尚不知晓。
明代余象斗编《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简称《北游记》)中所载玄帝部将,与《玉枢宝经》中所载神将,相同者甚多。《北游记》卷四说,玉帝加封真武祖师为混元六天万法教主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上管三十六员天将。御封玄帝部将有:神功妙济许真君,海琼白真君,东华教主,济微(应为清微)传教祖元君,洞玄教主辛真君,清微教主魏元君,混元教主路真君,龟蛇封为水火二将,都督金轮如意赵元帅,关羽封为朗灵关元帅,新兴王、田华封为苟毕二元帅,张健封尽忠张元帅,庞乔封混炁庞元帅,副应封为纠察副元帅,正一灵官马元帅,朱彦夫封管打不信道朱元帅,李伏龙封先锋李元帅,催庐二将军,雨田封降妖辟邪雨元帅,邓成、辛江、张安封为邓、辛、张元帅,任无别、宁世夸封为二太保,刘后封为玉府刘天君,萧琼封为威灵瘟元帅,石神封为神雷石元帅,广泽封为风轮周元帅,谢仕荣封火德谢元帅,离娄、师旷封聪明二圣,康席封为仁圣康元帅,高员封为降生高元帅,孟山封为酆都孟元帅,王铁、高铜封为虎丘王、高二元帅,王恶封九州豁落王元帅,雷公封为九天霹雳大将军酆都章元帅,杨彪封地祇杨元帅,殷高封地司太岁殷元帅,铁头封为猛烈铁元帅,朱佩娘封为雷部雷母,朱孛娘封为月孛天君。根据小说前文所述,此处所列神将遗漏了“党归籍封为考校党元帅”。
兹将《玉枢宝经》大英图书馆藏板、安心寺板、普贤寺板、鸡龙山板、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板与《北游记》所载神将列表如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