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再论抗战之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1-03 未知 唐君毅 参加讨论

    宣传民众者应有之认识
    ——再论抗战之意义
    唐君毅
    中国今日救亡之道在全面抗战,全面抗战之道在发动民众,发动民众之道在组织民众,组织民众之道在先宣传民众,此皆人而知之矣。然请问将何以宣传民众,则今世为论者之恒言曰:不抗敌则民族不能生存也;抗敌终可得世界之同情而得国际之援助也;抗敌则最后胜利终属于我也。人之好生,出乎天性,虎狼在室,怯者劝亦勇。今以战则生,不战则死之义,宣传民众,诚能激发其同仇敌忾之心。而凡人之情,胜败不可期则疑,孤立无援则怖;疑怖之念,交迫于中,则因循不进,宁忍辱以苟全。故又不可不以国际之援助,最后胜利属我之辞,以祛其疑怖之念,用坚抗敌之心,而无容其反顾。以此宣传民众,吾何能独恝然。虽然,以此为宣传一般民众之必需理论则可,负此宣传民众之责者,欲自居于领导民众之地位之政府诸公及知识分子唯赖此为宣传之资,所以自信者亦唯在此,则不可。曰不抗敌则民族不能生存,而后抗敌,则敌而允吾人生存之权利、与吾人以生存之幸福,吾人将不抗敌乎?此委曲求全之论所由生也。曰抗敌终可得国际之援助,得最后之胜利,势则诚是。然国际之援助何时始能切实而有效,最后之胜利在何日,孰能确切言之?以倭人无尽之野心,终必招致其自身之崩溃,夫复何疑。然以国际关系之复杂错综,谓之巨变即在目前,徒臆测耳。夫人之专待乎外也,待久则懈。展望外援而不至,则于已成之势视若固然而苟安求全之心生。然则专信求民族生存、求国际援助、得最后胜利之言,不足自励吾人长期抗敌之心明矣。故宣传民众者必须于此三者之外,对抗战之意义另有其认识。本此认识,建树其真正之自信。盖唯有此自信方能先激励其自己之精神,以此精神,感发民众、鼓舞民众,而不竭宣传之辞特其媒介耳。认识唯何,一言以蔽之曰:即“中国此次之抗战,乃义所当为”。舍此而外别无他言。然所谓义之所当,为其旨非仅一端,在人自识。爰本旧闻,罗列数者:
    一、当知此次抗战,乃由中国受日本数十年之屈辱。此仇非一日,此耻非一朝,报仇雪耻,所以维持民族之人格,即所以维持宇宙之正义。宇宙可灭,正义不可灭。无礼相加,则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匹夫之勇,而贤者犹贵之。以其义愤填胸,能不顾生死也。个人如是,民族何独不然。故中日两国可同归于尽,而屈辱不能再忍。生以辱不如死以荣之义然也。此而不明,徒曰求生存求生存,则今日前方牺牲将士数十万,难民死亡者又不知凡几,是不如早订屈辱条约,更能多保全同胞之生命,诸同胞今之牺牲殉难复何价值之有。诚以其牺牲殉难乃为中国民族争人格,此其精神之所以垂天壤而不朽也。
    二、当知此次抗战,乃所以保存世界唯一悠久博大之民族。世界民族,唯中国民众土广而立国最久,其余古国已沦为丘墟,而中国巍然独存。斯宾格勒谓世界各民族之文化,皆有生老病死,而中国民族之文化独不然。纵贯时间至于数千年,横亘空间至于数万里,若无中国,则人类之历史皆断而不续,人类安居地皆裂而不全,时间断而空间裂,宇宙之统一为之毁矣。故保存中国者人类共有之天职。中国人之当爱中国,非徒以其为我之国家而已,中国人而为人即当爱此悠久博大之国也。吾人岂必念中国存,吾人可得安居乐业始爱中国哉!吾人但念此万里河山,纵横相属,五千年史,绵延至今,吾人已当不胜其眷怀爱恋之情,而不忍其沦于异族矣。
    三、中国民族文化乃人之文化,而日本之文化乃禽兽之文化。我于日本之若干特殊人物亦颇致敬礼,然就整个而言,则日本之文化终不免为禽兽之文化,而与中国之人的文化迥异。此非意气之言也。“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于内则求相安,于外则“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求人类之相亲相爱,此中国之人的文化也。其祖先为海盗,专以侵夺杀戮为事,今则狼嗥虎视,吞噬无餍,此日本之禽兽文化也。安人在于修己,修已在于学有自得。学贵自得,故反求诸己而重心悟。故中国哲人辈出,咸足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此中国之人的文化也。欲攻伐他人在于袭人之所长,故学贵模仿,初则学华,继则效欧。学贵模仿故唯得人之形式,学华之儒学、佛学千余年,而不能出一第一流之儒学家、佛学家;学欧之科学、哲学五六十年,而不能出一第一流之科学家、哲学家。盗袭他人之学,靦颜自谓曰儒学、佛学在日本,世界学术在日本,与鼠窃狗偷何以异?此日本之禽兽文化也。中国古代亦尝伐人之国矣,恶其朴鄙,疾其无道,挞伐之师,义正词严。及其宾服,则一视同仁。启其民智,育其民德,故中原文教,光被四表。蛮夷同化于华夏,而中国今日之泱泱大国以成。此中国之人的文化也。日本先横据朝鲜,继攻取我之东省,无不以愚民政策为主,毒化其身体,颓丧其精神。今则铁骑纵横境内,毁我文化机关,杀我无辜同胞,明欲致中国于万劫不复之地。而近卫之言犹曰促起中国之自觉,求中日之共存共荣,谋东亚之和平。其险狠狡诈,如虺蜮,如狐蕤。此日本之禽兽文化也。夫以人的文化与禽兽文化较,其相去远矣,岂有人的文化反被征服于禽兽文化者乎?故中国今与日本战,乃中国人为保存其人的文化而战也,乃中国人为抗拒禽兽之夺取其文化而战也。顾亭林曰:“改姓易代,谓之亡国。仁义充塞,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今日中国而亡国,即亡天下。争民族之生存即争人类之生存,若徒曰此我之民族,我当争其生存,则气衰而志微矣。
    四、日本之民族日就死亡之民族也。中国民族当为世界创建新文化之民族也。曷言乎日本之民族,乃日就死亡之民族?于日本民族性可以证之。日本之民族性复由日本人之相貌,可知其端。日本之成年男子一见而觉其阴森沉暗,若永无拨云雾而见青天之日者。盖其贪欲重而心量狭,故多所恐惧而郁忧深。此可以日本神道教之神皆森严可畏,而日人信之甚笃为一最好之象征。唯其多所恐惧而贪欲又不可遏,故内虚怯而外反故作不可一世、强暴凌人之态。扩充军备,侵略异邦,任情狂噬,知进而不知退。盖其生命冲动之盲目,唯知勃勃发散之为足贵,正如其所崇拜之樱花,但美其云蒸霞蔚于一时,而不顾其转瞬残谢但余空林也。故日本民族之终必归殁落者,其恣纵而不知反之民族性所注定也。然中国民族则必能为世界创建新文化,此亦由中国往昔之民族性而见。盖世界唯中国民族最善于养其太和之识生人道之气,不祈福于天神,不驰逐于外物,力蓄于内故不竭,用而知反故不穷。此虽唯圣贤能尽其道,而中国愚夫愚妇皆有与能焉。故中国民族独富宽容博大之精神,能融纳一切不同之文化而陶铸之。此于中国往史已得其证。其所以必能创建世界未来之文化者,亦以此。今人唯知叹中国当前人心之堕落腐朽,而不知此乃一时之变态,而吾潜伏之民族精神寄托于中国人之本性者,终必赖古先圣哲之遗言所昭示,而一朝舒展其所蕴蓄,发扬光大而表现为灿烂之未来文化。此吾人之所当深信而不疑者。夫以日就没落之民族与将创建世界未来文化之民族较,相去甚远矣。又岂能以此创建世界未来文化之民族屈服于日就殁落之民族乎?斯又此次抗战之神圣的意义,而吾人不可不知者也。
    故此次中国之抗战乃为报仇雪耻而战也,为保存此世界唯一博大悠久之民族而战也,为保持人的文化而与禽兽之文化战也,为保存负创建世界未来文化之责之民族而战也。故此次抗战之意义之神圣,远过于人类史上任何民族间之战争。吾人能直接间接参与此神圣之战争乃吾人无上之光荣。故必须以此为义所当为而竭力以赴之。此乃宣传民众者所同应本以建树其自信,而后自己精神方先有所激发,以感召民众作育民气耳。
    附注:关于抗战意义我于本刊第一期曾举十点,乃纯自中国本身说,与此文全异,然相补足。
    又,本刊上期李源澄兄《所望于全国同胞者》一文与此文相发之处,并可参看。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