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不抱怨:学会及时止损 拥抱更美好的人生丨参赛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8-01-05 腾讯儒学 杜利平 参加讨论

    文/杜利平
    日常生活中,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我们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艰难,他人的无良。仿佛只有抱怨才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愤懑、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晋书·刘毅传》:“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于邪人之铨。”说的是无数蒙冤者,怨声载道,竟自感受不到天公地道,而长时间地蒙受奸邪小人的迫害。
    
    不抱怨却是人生的智慧(资料图 图源网络)
    然而,抱怨虽是人之常情,不抱怨却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抱怨是一种危害身心的严重内耗,它摧毁你的意志,降低你的身价,摧残你的身心,削减你的热情。有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发现那些长时间抱怨的人,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环境中的人,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和麻木。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情绪有一定的感染性,在听到抱怨与牢骚时,我们在大脑中会容易出现共鸣,从而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影响大脑的思维。
    历史上真正的智者都是那些懂得及时止损,将有限的精力用到更有价值和更美好的事情上的人。在这一点上,备受儒家推崇的古圣先王舜的做法尤其给我们启迪。
    舜,帝颛项的后裔,到舜那一代时,已经五世为庶人,家境寒微。父亲瞽叟,是个眼盲心也盲的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盲人父亲和继母偏爱小儿子,想把家里的财产都给象,想方设法排挤舜,把舜赶到了当时还是荒山的历山去生活。舜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和父母兄弟的无情,而是每天流着眼泪问自己“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所以得不到父母的爱吗?”于是,他更加认真地开垦荒山,学习耕种,每天早出晚归,将一片荒山开垦成一块块良田。周围乡邻感动于舜的德行,都愿意追随他。“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
    
    娥皇、女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尧得知这些情况后很高兴,赐给舜细葛布衣、琴、牛羊,为他修筑了仓房,还将两个美丽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但是没想到这更加招致了父亲、继母和象的嫉恨。他们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先是假装让舜去粮仓顶上涂泥巴,却把梯子抽走了,还在下面放起火来,结果舜借用两把斗笠,像鸟一样,飞了下来。后来他们又让舜去挖井,待井挖到深处时,一起往井里添土,舜又从事先挖好的侧道逃脱。
    舜自幼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面对父母兄弟几个至亲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局面。舜做到了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和智慧,处理好家庭关系,过好自己的生活。他的行为不仅得到乡邻的广为赞誉,还得到尧的认可。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去一味地抱怨和仇恨,却将有限的精力和智慧用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格上。
    
    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后来尧禅位于舜。舜励精图治,“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孔子、孟子对舜帝推崇至极,“言必称尧舜”,仅《孟子》一书,篇幅并不长,提及舜帝却达五十多处。孔、孟在《论语》和《孟子》二书中,赞赏尧舜之处可谓比比皆是。??孟子甚至称赞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也。”意思是说:圆规和曲尺是圆和方的最高准则,圣人舜就是做人的最高标准。
    苏轼晚年曾写过一首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最后两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诗眼,也是其一生生活态度的真实白描。在那蛮荒凄凉之所,在那风雨如磐之岁月,在那食不果腹之日夜,他虽然历经贬谪,九死一生,但是他不抱怨。而正是这种不抱怨的人生态度,苏轼把看似悲苦的生涯过得如雨后彩虹一般绚烂饱满,成为后世敬仰和热爱的词圣。
    
    加强人性的修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孟子提倡人们向舜帝学习,认为我们普通人只要努力加强人性的修养,就“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的智慧启示我们——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巧妙避开所有障碍,不断前行;伟大的人,成功的人,不是他脚下的道路一马平川,而是在遭遇不公平时懂得及时止损,绕开抱怨的泥潭,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美好的事情上,最终成就了人生的广大,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传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