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早期儒家经典中的善:善是儒者的使命丨参赛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8-01-05 腾讯儒学 江盼 参加讨论

    文/江盼
    善良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美德。但是,江歌案让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再次思考善良就一定正确吗?与此案相关的文章“孩子,我宁愿你不善良”也引起了不少共鸣。不知道早期儒家经典在今日能否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
    
    孩子,我宁愿你不善良(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作为儒家的核心人物,孔子并未对善或恶提出像孟子的性善论或荀子的性恶论一样明确的观点,可是,对个体之善与社会和谐的追求是始于孔子的先秦儒家人性思想一以贯之的价值主线。回望已传承并发展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在江歌芳华早逝的事实面前,我们必须承认善良是一种美德,只是只有美德既不足以支撑个体好活于世,也未见得能维护社会美好。或许,我们不是一味追求善良,而将单一个“善”字读懂,可能对为人与处世有更好的理解。
    儒家经典中,善是人性的一部分,善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
    孟子提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状态。即使知道人类会不善,孟子依旧以“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来说明人类本性的善。但在人们怀着对理想社会的期望又不得不面对社会中小至争吵中至刑事犯罪大至侵略战争等负面事件的事实面前,荀子提出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似乎更贴近人性的真实面貌。可见,儒家思想中,人性起初至少是不恶的。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本来不恶的人为何后来会有不善之举呢?性善论的孟子以水为喻,“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性恶论的荀子则认为“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
    尽管两位先贤对人性有不同的界定,在弃恶向善的问题上仍有共同之处。孟子在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后,进一步提出“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强调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荀子提出“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说明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如果“善”只是用来表述人性中的一部分,可能我们只能想到一堆抽象的形容词来描述善。儒家经典中,“善”也可以是一种具体的为人处世方式。鉴于文章篇幅有限,这里只选择其中最具影响的部分简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我们明辨是非与谦虚做人。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提醒我们洁身自爱和日臻完善。
    颜渊赞赏孔子的“循循善诱”,让我们了解到孔子为人师表的魅力。
    “与人为善”是良性人际交往的根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以是孟子的思想,可以是孟子的写照,也是有志之人的基本要求。
    
    有移山之志的愚公(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拉近了芸芸众生与君子的距离,也启发了多少有移山之志的愚公如何借助客观环境,采用正确的方式去实现那些愚公只打算依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来实现的心愿。
    或许人性中的不善和生存环境中的不善,就是儒家实现“大同”理想要面对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希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知识能得以迅速传播和普及的今天,那些生于深山的孩子们不用再走《翻山越岭上学路》(一部纪录片的名字),也希望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将“大同”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