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做事有度:《中庸》对君子和小人的解法

http://www.newdu.com 2018-01-05 腾讯儒学 金钟 参加讨论

    文/金钟
    最近读了两篇文章,《华威先生》和《变形记》,前者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家张天翼所写,后者为奥地利的小说家卡夫卡所写,他们都在文章中塑造了两个戴面具的人,一个是“华威先生”,整日忙于各种会议,在不同级别的人面前是不同的样子,装模作样,实际上则空虚无趣,是个空架子;一个是“格力高尔”,为了整个家庭,不得不去装作喜欢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最后变成了一只虫子,或者说还原了其本身的样子。
    
    君子中庸(资料图 图源网络)
    伟大的小说之所以能够流传,正是因为它的代表性,“华威先生”和“格力高尔”正是我们现代人的写照:似乎每个人都戴着面具过活,隐藏得很深,以至于我们无法分辨谁是真正的君子,谁是真正的小人。如果你也有这个困惑,不妨看看《中庸》对君子与小人的解法。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的意思就是:“君子是符合中庸的,小人是违背中庸的。”
    “中庸“即中和,程颐曾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偏不倚即是“中”,不可更改即是“庸”,中庸就是所持中处,无过也无不及,即适度。
    
    中庸就是所持中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庸》中也有对中和的解释:“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时可称为“中”,有喜怒哀乐时,能够节制自己,可称为“和”,君子做事是能够遵照中庸的,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达到一种平和、安静的状态,而小人不能节制,会受情绪的左右,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情。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一种道德,而且是最为高尚的道德,但是人民缺少这个很久了。在孔子眼中,中庸已经上升为道德,那么,君子就是有志于高尚德行的人,小人就是无德行的人。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就是能够做到中庸的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接下来还有一句话:“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之所以能够中庸,是因为他符合中庸,随时能够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不是过就是不及。《朱子集注》中也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
    依照孔子的德行说,君子就是能够做到中庸的人。《集注》中说:“君子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无所忌惮也。”
    君子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因为他能够时时刻刻以“中”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事情能够沉稳平和,喜不越礼,悲不胜常;同时做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且在其位谋其职,又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能够做到持之以恒。而小人做事没有目标和原则,或是时常改变目标和原则,大喜大悲,偏执一端,时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受任何约束,肆无忌惮地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中庸“即中和(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华威先生”和“格力高尔”的面具之所以碎裂,是因为他们不能达到中庸,一个不及,一个太过。无论我们身边的人戴着什么样的面具,平时多么谦和有礼,总会有面具碎裂的时候:当他们不能节制自己的喜怒,当他们总是改换目标和原则,当他们不能持之以恒,当他们偶尔越了礼之界,做事情没有度的时候,就是你可以开始把他们归为不可与之相处之类的时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