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废墟暂存,而记忆永恒 (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青年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废墟下:坚强支撑 舍己为人
    废墟之上,震区之外,关爱在互联网和短信平台上传递着。而震区中、废墟下所发生的一幕幕,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敬礼男孩”展示出一份朴实的感恩之情。3岁的小男孩郎铮从幼儿园废墟中被救出时,他没有哭泣,而是艰难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无数人为这一幕感动。一个网民如此留言:“好可爱的男孩子,帅得一塌糊涂。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才3岁!!”
    17岁的薛枭,受困80个小时之后,被抬出废墟的他,第一句话是“叔叔,帮我拿瓶可乐。”他从这一刻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可乐男孩”。一位网友的留言颇有意味,“男孩的乐观‘逗乐’了悲伤的中国。”
    15岁的邓清清,被救出之前,一直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看书。匪夷所思的自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15岁的秦静文,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懂事。废墟里,医生为她打了救护针,这个女孩子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还有12岁的李月,人们前去营救她的时候,小姑娘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别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学!”
    一个微笑的女孩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勇敢”。双腿已经断了的这个小女孩,微笑着对救援人员说:“要勇敢!”女孩的笑容,被很多网友赞为“灾区最美丽的微笑”。
    勇敢的还有7岁的任思雨。救她的时候,她对身边的人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
    还有一群孩子告诉你什么是“患难与共,同舟共济”。“高一七班的,我们要出去,要挺住。”被救出来的李安宁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话,但她清楚记得,废墟下,大家一直在唱歌,一首歌的最后一句歌词是:“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每每读到这些真实的故事,总会被孩子们的坚强和乐观所感动。这还是那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孩子吗?”一名网友如此留言。
    还有一位名叫杨云芬的52岁老人,在废墟下坚持了67个小时后,对救援人员说:“这里危险,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吧!”救援人员眼睁睁地看着杨云芬用一块玻璃,划开自己双手腕静脉,吞下了自己的金戒指……有时候,对生命的放弃,却是对大义的选择。
    全社会:积极行动 理性思考
    就在人们通过短信、网络这些虚拟手段彼此取暖的同时,真实世界里,各行各业也以种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呈现人性柔软的一面。
    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全国各大影院和以往热闹的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纷纷歇业,“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很多电视台节目全面调整,地震发生前原本在各档黄金时间热播的都市情感剧、娱乐节目,迅速消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以军队、战争题材为主的剧目,《士兵突击》、《亮剑》、《光荣岁月》等纷纷占据各大频道。
    无独有偶,救灾前线上,“真实版《士兵突击》”也在上演。5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报道了一名13岁初中女孩何翠清,她和5名女生喊着“许三多”等来解放军救援……“不抛弃、不放弃”,从荧幕走到现实。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这次地震救援工作,将留给中华民族两个重要的文化遗产:首先,全世界华人在大灾面前,心手相连,华人身份的认同感得到了增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华人中得到延续和加强。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对接。“以往,西方人片面地认为中国的人权和西方崇尚的人权概念有很大的区别。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权只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但是通过救灾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是一致的,中国是尊重个体人权的,中国人是尊重生命的。”
    张颐武还对国家设置哀悼日的做法大加赞赏,“生命价值至高无上。全国降半旗,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普通民众由此将会大大增加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此外,张颐武认为,在此次灾难中,互联网扮演了更加重要的信息传播角色,“这次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和传统电视、报纸媒体的一次完美的结合。很多网民用手机拍摄画面,用亲身感受撰写博客,发帖子,这让全国网民更快地了解灾情,也为电视和报纸提供了更加快速、更加鲜活的新闻素材。”
    朱大可认为,大规模的死难者人数,触发了震惊、悲悯、同情、善性和爱。“这是大灾难对人性的一次普遍唤醒。越过大地震的苦难,可以发现,一些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可以用爱来替换,地震能让我们学会把爱和良知、正义、公正、平等以及社会理性编织在一起。”
    朱大可认为,汶川大地震,引发了中国人的“情感大爆炸”,并唤醒了沉睡的社会良知。“如果这种爱心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闪现,而能够成为一种持续的情感力量,那么这将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最大财富。当然,这种爱是否能够真正升华为一种普世的爱,或者说,它能否被一种普世的价值理性所支撑,并成为支配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力量,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救援和重建家园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哀伤气氛必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从心理学角度持续关注这场灾难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宋振韶博士严肃提醒公众:不要长时间持续关注灾情新闻,以免成为“二级受害者”。
    宋振韶博士说,灾民需要心理安慰,但是救援人员、志愿者还有亿万网民也需要心理援助。那些真实的、悲惨的场面,会对长期关注灾情的人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形成“二级伤害”。未来一年或者数年内,可能很多人都需要心理援助。
    “面对灾难,相互发短信,在网上积极留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宋博士提醒公众,避免受心理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要知道,前方有很多专业的救援人员。我们在做好捐款、捐物、献血等善举之后,要及时地把精力放在自己本职工作上。大家要适当减少目睹灾难新闻的数量。不要让自己也成为日后心理援助的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