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大院 清末时,天津杨柳青人不畏艰险,挑着担子,或只身一人,或携家带口,徒步万里远赴新疆,开始了“赶大营”的创业之路。在其后的几十年间,杨柳青及其周边地区的人陆续进入新疆,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天津杨柳青人“赶大营”的事迹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此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20多年前我刚接触到这方面史料时,就被杨柳青人“赶大营”的事迹所吸引、所感染。近年来这个话题又重新被人们提起,特别是《闯关东》、《走西口》热播后,天津人对“赶大营”兴趣愈加浓厚,因此有了我们寻访“赶大营”踪迹之旅。 光绪元年(1875年)新疆的阿古柏部在沙俄和英国的支持、煽动下,妄图将新疆从祖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此时的中国战事频仍,内忧外患不断加剧。面对葫芦和瓢的不停起伏,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放弃新疆,以有限财力物力死保沿海。然而,与李鸿章同为湘军领袖的左宗棠却提出相反意见,认为新疆虽遥远出兵有诸多不利因素,但它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决不能丢失。在左宗棠的一再力谏下,清政府终于同意左宗棠提出的收复新疆的意见,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的粮草军需完全由左宗棠自筹。转年左宗棠率十万大军西进,开始收复新疆。杨柳青人“赶大营”由此开始。 清代“大营”泛指军营、军队,“赶大营”就是追随军队,为军队提供后勤服务。以前有人误认为“赶大营”不过是杨柳青人挑着小篓随军去新疆做些小买卖。此次到新疆实地考察后发现,当年杨柳青人“赶大营”的意义并非如此简单。 新疆地广人稀,到处是戈壁沙漠,左宗棠在新疆大规模开展收复疆土的军事行动,如果没有可靠的后勤保证是难以成功的。当年杨柳青人“赶大营”是自发的还是政府号召的,目前尚无可靠史料。一种说法是杨柳青人安文忠为谋生第一个自发地去“赶大营”;他在新疆发财后,杨柳青人看到这是一条生路,因此纷纷去新疆“赶大营”。另一种说法是当时天津一带遭受水灾,灾民生活无着,左宗棠号召灾民去为军队提供军需后勤服务,挑上担子“支前”,因而形成了“赶大营”。不管哪种说法,“赶大营”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了军需保证,实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爱国的壮举,它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规模的“赶大营”活动,从光绪初年开始到抗战爆发前,前后持续了六七十年之久,在新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赶大营”恢复了古丝绸之路,并将其向东延伸,从渤海之滨一直到新疆以至中亚地区,成为第一条从沿海到中亚的亚欧大陆桥。其二,“赶大营”商旅之路把沿海地区的先进理念、文明传入边疆,为新疆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三,“赶大营”人一代代进入新疆,并在那里扎根安家,与新疆各族人民一起,为巩固边疆、建设边疆、发展边疆做出了贡献,为维护祖国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评价“赶大营”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壮举,恰如其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