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唐魏徵等撰,主要记载隋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于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止于恭帝义宁二年(618年)。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贞观时名相。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隋书》纪、传部分由魏徵监修,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编撰。贞观十年《隋书》纪、传完成,其中史论皆魏徵所作。因五代诸史都没有志,贞观十五年又诏修《五代史志》,由于志宁、李淳风、李延寿、颜师古等人分撰,令狐德棻监修,后改由长孙无忌监修。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五代史志》修成,后编入《隋书》,成为《隋书》十志。 《隋书》共八十五卷,包括本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其志分为《礼仪志》、《音乐志》、《律历志》、《天文志》、《五行志》、《食货志》、《刑法志》、《百官志》、《地理志》、《经籍志》等十篇,一般按梁、陈、齐、周、隋的次序叙述各代典章制度,有的甚至追溯到汉魏,为后人研究隋代及之前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和历史变化保留了丰富的资料。尤其是隋书的《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图书目录,叙述了六百年间我国书籍存亡及学术演变,它采用的经、史、子、集四部的图书分类对后世影响很大。 由于修史时隋亡不久,不少史料和当事者尚在,因此《隋书》所叙史实较为准确。《隋书》的修撰者都是当时的名士才子,体现了较高的修史水平。魏徵所作史论,总结了隋亡的教训,阐发了不少深刻见解。魏徵以直谏著称,在他的影响下,《隋书》据实直书的特点比较明显。(郑任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