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关于桑弘羊法治思想探析(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读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桑弘羊—西汉农丞(大臣)
    论文摘要:法治思想是桑弘羊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力”、“刑”,主张完备立法和轻罪重罚,对当时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思想的产生不仅有其历史基础,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对今天推行法治也提供了许多启示。 
    应该采取“德治”还是“法治”是先秦儒家和法家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孔子基于对人的尊重和信赖提出了“德治”,其主要内容就是以教化代替刑罚。先秦法家则依据人性“好利”之本性,提出人性有趋乐避苦的倾向,因而必须实施法治,即通过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徐复观言:“法家政治,是以臣民为人君的工具,以富强为人君的唯一目标,而以刑罚为达到上述两点的唯一手段的政治。”这种思想与君主专制的关联度甚高,它“把君主推到了‘法’也不能治的独裁寡头地位,‘明法’、‘督责’不仅服务于‘霸道’而且也服务于君主‘专为天下适己’的个人欲望”翻,因此力图推行专制和霸道的秦王朝便将这一思想奉为指导思想。好大喜功、内心多欲的汉武帝也在这种思想中发现了与自己的契合处,所以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尚法用武的政治倾向,政治权力自然落到了崇尚商鞅、韩非的桑弘羊等人的手中。桑弘羊是汉武帝中前期推行“法治”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强调厉行法治的重要性,其立场在“盐铁会议”上表露无遗。 
    一、桑弘羊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桑弘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时代,这是其法治思想产生的土壤。 
    1.从社会政治方面来讲。当时的主要矛盾有三种:一是西汉政权与兼并势力之间的矛盾。兼并势力的存在和实力的不断增强对西汉政权是一种威胁。在经济上,兼并势力愈发展,丧失生产资料的农民就愈多,国家的财政收人就愈少;在政治上,专制统治者也不希望在下位者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和意图。这就意味着西汉政权与兼并势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随着兼并的发展,这种矛盾也在加剧。 
    汉武帝时,国家财政吃紧,要求豪强富商捐资助国,却得不到任何响应。二是西汉中央王朝与诸侯王的矛盾。虽然说经过“七国之乱”,皇权压倒了封国。但一些诸侯王仍然存在,他们还保留着经济上的特权,如王国内的盐铁、山泽工商之税仍归诸侯王私有,所以,汉武帝时诸侯国经济半独立的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是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民族矛盾。西汉初年,迫于国力的虚弱,对匈奴采取“和亲”,但双方的摩擦几乎没有停止,成为西汉王朝的一块心病。武帝时经过劳动人民七十年来的辛勤努力,社会经济日益得到恢复发展,财力、物力日渐充沛,对匈奴问题就提上了日程。要解决上述三种矛盾,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不是单纯通过“教化”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在治国上实行法治。所以,汉武帝时期虽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思想,但在治国上实行的却是法家思想。 
    2从社会思想方面来讲。汉武帝即位后,摒弃了汉初“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实行“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新的统治思想。但统治者并没有、也不可能放弃“法治”,事实上,法家思想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法家的“文吏”政治在汉代仍占据主导地位,“外儒内法”作为思想的具体体现始终是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的基本特点。在政治制度上,汉代基本上承袭了秦朝,而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措施深深打上了法家的烙印,因此可以说汉代政治在最关键处依然在法家思想的笼罩之下。这便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存在于各级政权之中,遵循法家思想的“文吏”在武帝“奋发有为”的政策导向下就有机会崭露头角,一批“能吏”以至酷吏如张汤、杜禹、杜周、桑弘羊、东郭成阳、卫青、霍去病之流就应运而起,并表现得相当活跃,在政治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此外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也决定了他虽然表面上尊崇儒术,但在本质上却不会放弃能满足其“多欲”和野心的法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却只能起到“缘饰”的作用。张纯、王晓波所论汉政之“阳儒阴法”:“一为以儒家的理论提出而实践上为法家的主张,其中有‘儒家化’的法家,也有‘法家化’的儒家。二为在政治上以儒家掌‘教化’,而以法纪掌‘吏治’。故儒家‘言’而法家‘行’。三在意识形态上,提倡儒家的理想,而在现实政治上实行法家的制度。”颇为清晰地说明了这一时期西汉社会思想的特点。 
    二、桑弘羊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桑弘羊的法治思想基本上是继承了先秦法家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概括来讲,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崇“力”尚“刑”。这是桑弘羊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即崇尚法治,通过刑、力来治理国家。这种思想根源于先秦法家的人性论。先秦法家认为人人都好利、争利,并且“人”的这种特性还不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得到改善。桑弘羊继承了这一思想,指出“贤不肖有质,而贪鄙有性,君子内洁己而不能纯教于彼”。既然“教”而不能改,就只有依靠刑法治之:“礼让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尤其是在社会动荡之际,更需要依靠刑法而不是德治:“今欲以敦朴之时,治抚弊之民,是犹迁延而拯溺,揖让而救火也……当此之时,不任斤斧,折之以武,而乃始设礼修文,有似穷医,欲以短针而攻疽,孔丘以礼说跖也。”在桑弘羊看来,有法则治,无法则乱,对人民如果施以礼乐教化,只能助长其懒惰而不利于统治:“今日施惠悦尔,行刑不乐,则是闵无行之人,而养懒奢之民也。”因而他主张君主应强化刑法的力度,认为这才是止害禁邪之根本:“夫治民者,若大匠之断,斧斤而行之,中绳则止。……绳之以法,断之以刑,然后寇止奸禁。”治国除了刑法之外,还要有实力和威势,即强调“力”的作用。桑弘羊指出:“虎兕所以能执熊鼹、服群兽者,爪牙利而攫便也。秦所以超诸侯、吞天下、并敌国者,险阻固而势居然也。”特别是在匈奴问题上,桑弘羊更强调“力”的作用,认为“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 
    桑弘羊的上述思想虽有片面之处,如过于强调“力”、“刑”的功用,但其中仍包涵着有益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让人们知法守法。当时社会上人们的法治观念十分淡薄,遇到事情只知遵循礼仪、传统,而不知有法,或者说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寻求法的援助。作为重臣的桑弘羊对法的重视,无疑对人们知法守法、加强法治在治理国家的作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2.完备立法。就法的简繁等问题,“盐铁会议”上桑弘羊与贤良文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桑弘羊立场鲜明,指出法应当严密而不应有疏漏。他站在法家的立场上,反对“百世不易之道”的立论,提出“时世之变”的主张,认为西汉初年“约法省禁”、“与民休息”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统治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局势面前,单靠汉初的“约法三,章”根本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建立并实施严格细密的法令对统治已经必不可缺,势在必行:“少目之网不可以得鱼,三章之法不可以为治。故令不得不加,法不得不多”;“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针对贤良文学“王者立法,旷若大路”的诘难,桑弘羊驳斥道:“立法制辟,若临百仞之壑,握火蹈刃,则民畏忌,而无敢犯禁矣。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严家无悍虏,笃责急也。今不立严家之所以制下,而修慈母之所以败子,则惑矣。”进一步阐明了立法的必要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