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先秦儒学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系吗?(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儒学是宗教的,有胡适、陈独秀等五四新文化健将,第一代新儒家熊十力,北大教授季羡林,复旦教授蔡尚思等诸多知名学者。他们力辩儒学不是宗教基本基于儒学不具备一般宗教的特征这样一条理由,以季羡林教授的论证为例,季教授从三方面认定:儒者一般不信鬼神,儒学没有宗教组织和宗教仪式,儒学没有彼岸世界。(2)相反,也有众多的学者认为儒学是宗教,有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社会功能的(3),有从学理的角度考察其文本的,如牟宗三根据儒家承认道德本体,得出儒学是一种道德宗教的结论,张岱年从终极关怀着眼,认为儒学是以人道为主要内容的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宗教。(4)这些研究工作以不同的视角,立足于儒学的某一方面进行推演,都得出了圆成的结论。
    儒学历时两千多年,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从社会性质上分有政治之儒,如邹衍、董仲舒的神权政治,有民间之儒,如祭祀、建庙宇等实践,《三字经》、《千字文》等入门教育读本,还有学术之儒,即从孔孟至新儒家的学理沿革。就一脉相承的学术之儒而言,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形态:先秦儒学、汉唐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汉学、现代新儒家,在学术理论、研究方法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判断儒学是否是宗教之前指明择取的是哪一种儒学形态是很关键的,如果仅仅考察了某一时间段的某一种形态的儒学就将结论推广为整个儒学的普世法则,未免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且诸多学者在考察儒学是否是宗教这个问题时对作为参照系的宗教索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就更为儒学是否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争论增加了辩论的空间。
    前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申所著《中国儒教史》上下卷(5),因书中以儒学为一宗教而立论,引起学术界热烈的讨论,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文史哲》、《孔子研究》等各类国学研究的核心杂志都出过关于此问题的讨论荟萃,辩论十分激烈,甚或出现了个别的人身攻击的话语,当代研究儒学和宗教问题的权威学者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讨论,各抒己见,互相驳难。笔者在认真学习了这些前辈学者的论文、理解了他们各自的观点之后,觉得眼界大开,对这个问题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对部分儒学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后,对儒学是否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系这个问题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本文研究的对象与前提
    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学是不同的,执行不同社会功能的儒学也是不同的,为便于操作,首先应对儒学这个大的概念系统予以解构。儒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外来思想和国内的其他学说进行交流和碰撞,可以说,后世儒学不可避免的夹杂着异质学说或思想的基因,在判断儒学是否为宗教的问题上选取相对原始的形态会比较简单和更有说服力,所以本文将研究的时段局限在先秦。就儒学的三个层面而言,政治之儒与民间之儒更多的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封建专制帝王利用儒学,成为官办儒学、皇家宗教,那其实是儒学的异化形式,是儒学的官方一脉,笼统地说也属于儒学,但不是儒学的全部,决不能代表儒学(6);对民间儒学的考察符合孔子本人“礼失求之于野”的主张(7),蔡尚思教授也提出“思想藏于民间”的研究方法和路径,(8)然而在当下要做这样一份田野调查比较困难,(9)古典文献中有关先秦的人民是如何实践儒学的记载似乎也不多(10),所以本文取纯学术意义上的文本的儒学加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