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是一位深通辩证法的人,他的“后于人”“以退为进”“等,等,等”几乎都是挂在嘴上说的,不断地以此自我勉励和勉励同志。没有列宁,就没有苏联革命的成功。苏联在戈巴乔尔夫的手里出卖给了“犹太国际”,是戈巴乔尔夫对不起列宁,不是列宁对不起戈巴乔尔夫。 最受人攻击之一的是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这句话。有人好意替老子解围,把它解释成:不敢为私利而争先。其实,天下人谁无私?“私”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无私也就没有生命与生活了。所以老子既不能违反自然,就从来没有叫人要“完全无私”“去私”,只劝人要“少私”(19章)。由于人人都自私,大家打破了头,要想抢到,达到“私”的要求。可是天下很少很少人,凤毛麟角,真能得到所要的“私”。即使暂时得到了,也绝对长久保持不了,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9章)而追求的结果,更多人得到的恰好是反效果,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老子教人,要以“无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为手段,为过程,才真能“成其私”(7章)。“私”→“无私”→“成其私”,是一套辩证法。所以“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应该还有更意义深长的大道理在! 从前有个讽刺性的笑话,在曹州曹县有个姓曹的秀才。整天摇头晃脑,诗云子曰的。人家问他,你将来飞黄腾达要做什么?他说:要做“母狗”。大家都很奇怪,不知所云。问他为什么要做母狗?他说:子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孔子的意思是:面对钱财,不可不正当的去取得;面对灾难,不可不正当的去避免。)”原来他是个白字先生,他认不得“毋”字,把它当作“母”字。他认不得“苟”字,把它当作“狗”字。他说:孔圣人说的,面对钱财,唯有母狗可得;面对灾难,唯有母狗可免。人生在世,最要的是钱财;最不要的是灾难。只有母狗有钱可得,又可避免灾难,所以他要做母狗。于是人家给他个外号,叫:曹母狗。就连曹母狗也懂得:人生在世最要得的是什么,最怕得的是什么。 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列为三宝之一,第一宝是“慈”,就是慈爱。人因为有了慈爱为动机,凭着慈爱,就勇往直前,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他说:“慈,故能勇。”第二宝是“俭”,就是节俭,也是收敛。《易经·节卦》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所以他说:俭,故能广(因此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卑。《易经·谦卦》说:“谦,尊(高贵)而光(荣耀),卑而不可逾(身处卑下而素养高尚,没有人能超越过他。)”所以他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当领导)。”反过来说:如果人舍掉慈爱,专门去搞勇敢,就成了莽撞,暴虎冯河;舍掉节俭,而去大搞群众运动,就是害民;舍掉谦卑,只顾去升官发财,那么,就死矣(要失败灭亡了)。因为那种作风就是“强梁”,强梁者,不得其死。是注定要失败灭亡的。老子这三宝,更突出了先与后的辩证运用。因此,也有人骂老子是阴谋家。其实,老子是实事求是的,他不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更不是乌托邦的幻想家。说他是阴谋家不对,因为所谓阴谋家,是在暗地里害人的。他说的是宇宙规律,还再三地,明明地说。不如勉强说他是一位:运用宇宙规律来谋求人类真正幸福的策略家。这他提出的三宝,也是三方面对人审核的纲领和根据。 在刑事犯罪学里,要判断一个人有罪无罪,就必须要根据:动机(motive),机会(opportunity)和能力(capability)三个基点来审断。检察官根据这三方面来调查起诉,辩护律师也根据这三方面来保护。譬如,一个人有谋杀人的嫌疑。第一要审查的是,那个死者的死,对他有利无利,还是有害无害。如果无利无害,他何必杀人?第二是要审查他的环境,他有无条件和机会去杀这个人?如果死者在上海,他人在重庆,他怎么杀得到那个人?第三要审查的是,这个嫌疑者没有能力去杀人,如果他是个瞎子,路都看不见走,怎么能飞檐走壁,到楼上杀人?检方和辩方都要根据这三个基点去搜求证据,以求断定此嫌疑者有罪无罪。如果因为某种因素,实在得不到真凭实据的话,只要能建立一个“合理的怀疑”(beyond rasnable doubt),推理一样可以用来定案。 老子的三宝,也是同样的三个基点,根据这三基点来审查一个人,能不能当领导?人们也要根据这三基点来自己审查,能不能成功?是很科学的,一目了然的。所以老子把它们称为:三宝。正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3章)都得靠这个三宝。老子还担心人们不够深切了解和去执行,他再反过来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章)甚,是过分,也是超强的欲望和企图,与慈正好对立——慈爱的本质是牺牲为人,而“甚”是过分的为己图谋。奢和俭,正好是对立的。泰与谦也正好对立。甚、奢、泰的本质是属于反面否定性的东西,“去”是去掉,去否定。也就是损之又损,玄之又玄,否定之否定。去掉甚,自然就是慈,去掉奢,自然就是俭,去掉泰,自然就是谦。这三宝的意义,长阔高深,纸短情长,书不尽意。 世界上,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个血淋淋的事实。它的存在也有它的道理,不是理想主义者骂几句就会消失的。人生在世,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也是血淋淋的事实。所谓:人无良谋智,岂能富贵齐。从自身到国家,都得运用智慧、策略,无时无刻的保护自己,胜过敌人。是生存的起码要求,其急迫性有时只在呼吸之间。 还有就是庄子一类型的人物。他把人生,看得极穿,看得极透。他把成功名、富贵的两面性也看得透彻极了。因此,他想在世界上,找出一个更浪漫,更逍遥的方式来生活下去。老子并不反对他那种的生活方式,不过,人要能领悟到那个层次才行。要能甘心忍受贫穷、屈辱,却能自由,适性,率真,无忧。不过,这话也不是能对一般人讲的啊!(作者:张绪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