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荀子智慧:回避无谓的争斗(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智慧人生 佚名 参加讨论

    荀子尊崇孔子,又博采诸家学说,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跟孟子相反,着重发挥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方面,并提出“性恶说”,强调礼、法的功能。他的“礼学”体系的建立,使儒学具有了可操作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实际奉行的政治学说的基础。
    荀子说: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
    经常有人为了某事争执不休。双方都认为自己肯定是对的,错的一定是对方。如荀子所说:“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既然我是对的,为什么对方坚决不认错呢?这就让人纳闷了。由此还会引发对对方智商和人品的怀疑:“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我确实是对的,他确实是错的,我肯定是一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好人,他明明有错却不肯承认,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要么他是一个糊涂虫,要么他是一个小人。我会对一个糊涂虫或小人让步吗?不会。为了证明我是对的,我会毫不吝惜口水,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打上一仗。
    世界上的争斗,无论是小的争吵还是大的战争,通常都是这样“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引起的。争斗的结果如何呢?无非弄得心情不爽、人际不睦、事情不利、家宅不安而已。
    所以,一个聪明人绝不会执着于所谓对错,他会谨慎地回避无谓的争斗。其要点有三:
    第一,永远不说“你错了”。
    在人际交往中,破坏力最强的莫过于这三个字:你错了。它通常只会带来一场不快、一场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使情人变成怨偶。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固执己见的毛病,都具有武断、固执、嫉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等缺点,所以很难向别人承认自己错了。即使明知有错,也决不会轻易认错。所以,当你对一个人说“你错了”时,必然撞在他固执的墙上。既然如此,又何必说“你错了”呢?又何必把所谓“正确”硬塞给他呢?
    十九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所以,永远不要试图这样做: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对方错了,都无疑是一种挑战。这样会揭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