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心中有谱,你知道说自己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现在的处境如何?跟别人关系如何?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跟信心,就不会随便受别人操纵。 我们说别人一般是指群众或是媒体,他如果说说你几句好话,就很开心,倒过来批评你的话,你就很难过。所以在《庄子》里面,就有一段话提到,他说天下人都称赞你,不会让你觉得振奋,说我要变得更好;天下人都批评你,也不会让你觉得沮丧说,哎呀,我好像没什么希望了。 能够做到不让天下人的想法来影响你的话,这样的人在《庄子》里面就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够不够呢?还不够;真正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是,从重外轻内到重内轻外,最后是有内无外。 所以我们学道家的思想,就要能够分清楚,人的生命有外有内,内当然是指一种智慧的启发,也就是我经过某些生命的修练,得到智慧。有智慧之后就从整体来看,从整体来看的时候人生没有什么得失、成败、来去各种问题。 那么能够觉悟到这种境界的话,他称做“玄同”,“玄同”就是很玄妙的同化境界,我们说到同化的时候,常会觉得说这样不是失去个性吗? 但是我们也知道,个性是要保留给自己的,当你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个性在于能够让你把事情顺利完成,完成大家共同的愿望。 这个性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不能说我的个性跟别人格格不入,那你跟社会不能够和谐相处,不能互相来往,你再有理想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基本上我们讲到人生问题的时候,在儒家强调德行修养,我修养德行的目的,也是希望别人好好相处,能够长幼尊卑,有一定的秩序,能够有礼有乐,能够分也能够合。 那么在道家里面就强调说,你要有智慧的觉悟,也智慧觉悟的话,首先就会把自我中心的欲望设法消解,不要跟别人比较,能够安于自己的情况,这不是消极,反而是一种积极就生命的当下,来掌握到生命的快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