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知清静以为天下正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
    真正伟大的成就好象还有缺陷,它的效用却永远不会过时;真正内涵最丰富的学问好象空虚不足,发挥起作用来却是无穷无尽。最正直的德行好象歪曲,最技巧的工艺好象笨拙,最会辩论的人好象很不会讲话,却是语不轻发、言必有中。身体不断地运动可以战胜外界的寒冷,心境保持宁静清凉可以战胜外界的酷热,掌握着清静无为的准则就能够成为天下的统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成”和“缺”是相对的,“盈”和“冲”也是相对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反朴归真,就是由灿烂归于平淡。修养成就到了最高的境界,反而虚怀若谷,表现出很空虚不足的样子。丰盈到了极处,反而显得空空如也。但是表现尽管如此,实际上却是“不弊”和“不穷”的,这是它们与一般的“缺”和“冲”最本质的区别。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在这里主要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的含义还是指观察事物要注重内在实际的东西,不要被外在的表现迷惑。因为有的时候事物外表的“屈”、“拙”、“讷”可能真正的内在正是“大直”、“大巧”和“大辩”。只有从根本上看清了事物的真相,才能进一步去采取合适的措施。
    那么应该怎样去采取这个合适的措施呢?
    “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
    “躁”和“静”是我们可以主动去做的行为,“寒”和“热”是外界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躁”代表的是“阳动”的一切行为,主要用来对付“寒”这个阴胜于阳的外界状态;“静” 代表的是“阴静”的一切行为,主要用来对付“热”这个阳胜于阴的外界状态。这里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要取得阴阳的平衡。
    这句话还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地方就是第十五章的“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就是针对阳动过分的“浊”和阴静过分的“安”如何采取适当的对策来进行调整。
    内修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阴阳平衡,国家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也是要均衡发展。如果出现了问题怎么来调整?就是要用“躁”和“静”这两种方法。
    但是“躁”和“静”在实际的运用上并不是同等重要,可以等量齐观的。因为万事万物的根源在“无”上面,表现出来的种种“有”的变化都是枝叶性的、次要的。主要矛盾在于防止“化而欲作”、防止“妄作”、防止“有为”,所以保持“清静”才是最关键的。
    修行道德的人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虚”、要“柔”、要“弱”、要“静”、要守“辱”、要守“黑”、要守“雌”、要“不争”、要“为腹”等等。因为一般人类的倾向性思想和行为都是和这些相反的,所以才要特别注意克服这些方面。只有真正知行合一地做到了这些事,才算“知清静”,才算遵循“道”,所以也才能“为天下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