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美言市尊,美行加人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是贮藏万物的庇护之所,它时刻在保佑着天地万物;道是世界物质中未被感知的存在,对万物一视同仁,它评价万物,不把万物的过去行为作为评价标准,而是把现行和将来的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因此,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他体悟了道,掌握了道的理念精髓之后,道都是极其珍贵的宝物,同样在保全人的平安上发挥作用。
    “道”的宝贵,因为它不仅是善者的宝物,同时也时时刻刻在保佑着不善之人。不善者还能成为人,正是由于“道”在保佑着他们。这里我们所说的善和不善,不是普通意义上善良和不善良,而是得道和未得道的意思。
    美好的言论可以博取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被人看重。所以位于天子,设置三卿,虽然可以先奉拱璧,再献驷马,供奉上天,但还不如用“道”来进奉上天,即去爱不善之人。所以,高贵的人,对不善之人也该以“谦”字待他。真正的奉天不是拱玉璧、献驷马,而是要人“道”爱人,谦以下人。“谦”,就是要公正的视人视物。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是讲道的平等待人,也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待,也有奖有惩。道对人的奖惩体现在道为人类设立了天子和三公,天子和三公代表道去管理天下的百姓,去惩恶扬善。
    为了让人能了解道的宝贵程度,老子以帝王之尊的仪象来与得道相比,说即使得到了帝王之尊的地位,也不如静坐悟道。
    老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拥有聪慧的头脑和灵活的四肢,这是我们成为高贵的人的条件,高贵的人具备谦和的道德品质,对周围的人一视同仁,决不因某些人的低劣而鄙视他们。
    文帝即位,二十三年没有增加宫室园林、车骑服饰;臣民有不方便的地方,就用国家的积蓄施舍,为民谋利;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帝,文帝将赵佗的兄弟都召来,各给厚赐,以德感化,赵佗大为感动,于是称臣。文帝与匈奴曾有兄弟之约,但匈奴背约入侵,文帝派遣大将镇守边关,只守不攻,担心深入匈奴腹地会侵扰百姓。
    吴王借口有病,不肯上朝,文帝不但不怪怨,反而派人送去手杖赏赐吴王,并传旨吴王年老,可以免朝。群臣劝文帝用宣吴王入朝的办法将其软禁,文帝表面上听从他们的意见,实际上并未采纳。郎中令张武曾接受过吴王的贿赂,被文帝发觉后,不但没有治罪,反而赏赐他,让他心怀惭愧。
    汉文帝臻力于以德服人,海内殷富,礼仪振兴,犯罪现象稀少,很少动用刑罚。文帝是一位仁君啊!
    有人问傅玄:“汉文帝废除了肉刑,这可以说是仁政吧?”傅玄说:“这是匹夫之仁。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要为天下百姓谋求长远利益,决不能仅仅注意这些小事。”正因为如此,班固也认为汉文帝的仁德并不在于废除肉刑,他在《景帝赞》中说:“孔子称这类人能继承三代一直传下来的正确的治国之道。确实是这样啊!周和秦的弊端,在于法网细密严峻而罪犯奸民层出不穷。汉朝建立后,废除繁琐苛刻的政令刑法,与民休息。到了文帝,增加了恭顺勤俭的施政方略。景帝遵守先辈的做法,五六十年之间,便做到了移风易俗,民风淳厚。谈周必称成康,言汉必称文景,真是美好的盛世啊!”这就是王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