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朱熹的易学解释学(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周易研究 佚名 参加讨论

    四、人人各以其意去解说 
    ‍朱熹根据《周易》卦爻辞的象征特点,进一步主张人人可各以其意去解说。他说:“缘《易》是一件无头面的物,故人人各以其意思去解说得。”[④⑤]这是说,由于《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所表达的不是具体事物,都具有象征的抽象意义,所以它适于观念的把握与扩展。而且这种意义的象征结构,使意义的理解需借助想象。而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取向,想象总意味着比被想象之物更丰富多彩。因此,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周易》的理解与想象,对它作出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解释。
    ‍这种创造性的解释朱熹认为古已有之。“伏牺画八卦,那里有许多文字言语,只是说八个卦有某象,乾有乾之象而已。……,及文王周公分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早不是伏牺之意,已是文王周公自说他一般道理了。……及孔子系《易》,作《彖》《象》《文言》,则以‘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到得孔子,尽是说道理。然犹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欲人晓得所以凶,所以吉。……及至伊川,又自说他一样,微似孔子之《易》,而又甚焉。故其说《易》,自伏牺至伊川,自成四样”。[④⑥]朱熹不自觉地意识到,理解必会使《周易》向不同解释开放的必然性,因此,他对《周易》这种多样性的解释虽表示“不敢从”[④⑦],但并不持反对态度。而且他赞扬孔子:“大哉孔子,晚好是书。韦编既绝,八索以祛。乃作《彖》《象》,十翼之篇。专用义理,发挥经言。”[④⑧]他又评论程氏易:“《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他人着工夫补缀,亦安得如此自然。只是与本义不相合。”[④⑨]这是说,程颐解释《周易》,虽与《周易》本义不合,但他讲得义理十分精微,无可非议。他又说:“伊川以天下许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唯将来作事看,即句句字字有用处。”[⑤⑩]他还批评了对张载的“贞胜”之说持怀疑态度的人。他说:“此虽非经意,然其说自好,便只行得他的说,有甚不可?大凡看人解经,虽一时有与经意稍远,然其说的自是一说,自有用处,不可废也。不特后人,古来如此。如‘元亨利贞’,文王重卦,只是大亨利于守正而已。到夫子,却自解分作四德看。文王卦辞,当看文王意思,到孔子《文言》,当看孔子意思。岂可以一说为是,一说为非!”[⑤①]这些都是要求尊重个人理解、解释的创发权力,肯定远离经意,自立其说解经方法的合理性。这反映出朱熹已意识到,理解必定是个人的理解,而任何个人主体不可能脱离开他自己的独特经验去理解,也就是承认人的历史性及理解的历史性。个人理解的个性,来自个人生活经验形成的视野的独特性。这种个性表现在个人理解中时,就是它总在理解与它不同的事物时注入他个人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个人理解是对事物在理解中作某种改变的创作活动,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向未来开放的可能。
    ‍朱熹这种具有创发、开放性的主张,是以“通得本指”为前提的。他说:“读《易》若通得本指后,便尽说去,尽有道理可言。……如筮得《乾》之初九,初阳在下,未可施用,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凡遇《乾》而得此爻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隐晦而勿用可也。它皆仿此,此《易》之本指也。盖潜龙则勿用,此便是道理。故圣人为《彖辞》《象辞》《文言》,节节推去,无限道理。”[⑤②]西方解释学谈到,对作品的阅读、理解,是作品的世界和读者或解释者世界两个不同历史存在的对话。据此来看,这里的引文,也就说明在阅读《周易》时,读者或解释者的新话语和《周易》的卦爻辞或本文的话语交流结合在一起以后,便会在《周易》本文的构成上揭示出一种本来的更新能力。这种更新是它的开放特性,其表现为“尽有道理可言”。这种联结和更新的具体结果,就是《彖辞》《象辞》《文言》对《周易》所作的解释。其推论出的道理虽“非《易》本义”[⑤③],但朱熹主张在“通得本指”基础上“便尽说去”。即肯定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赞扬“汉儒依经演绎”[⑤④]的解经方法。他说:“《参同契》取《易》而用之,不知天地造化,如何排得如此巧。……他以十二卦配十二月,也自齐整。”[⑤⑤]东汉末年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以《周易》的原理解说炼丹的理论和方法。他把卦与时间、十个天干相配,而且都与月的盈亏相应。朱熹据此认为他具有“天地造化”的知识。魏伯阳又以十二卦与十二月相配,朱熹认为他配得很齐整。这表明朱熹主张在解释和运用《周易》时,可以“依经演绎”,进行自我发挥。也就是,解释者要在他自己的思想状态中,由解释《周易》或作品而给作品再创作出一个作品与它的历史背景关系。这两层关系都与作品原有的内容有关,却又不是它的内容,它们应是给作品原有内容增添一种新关系。事实正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新内容的解释《周易》的著作不断出现,从而既使《周易》这部古老的占筮典籍得以长期地留传下去,又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思维形式,构成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国易学史系统,凝聚成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朱熹把理解、解释《周易》看作是一个继承创新的进程,并认为这种创造性,使解释活动中《周易》的意蕴永远不可被穷尽。这意味它所具有的价值,也会随着解释者所赋予它新意的不同而不同。它反映出朱熹的思维既是创造性的,又具有动态过程思维的特征。这种思维方式能使人们去认识新的、未知的事物和规律,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现代意义。
    ‍在朱熹的易学解释学中是存在矛盾的。他在肯定对《周易》创发性解释的同时,又要求“谨守《彖》《象》之言”[⑤⑥],不必作文字。强调解经只解释语义,“逐字逐句,只依圣贤所说”[⑤⑦]。他说:“解经,谓之解者,只要解释出来,将圣贤之语解开了,庶易读。传注,惟古注不作文,却好看。”[⑤⑧]又说:“解经,不必作文字,止合解释得文字通,则理自明,意自足。”[⑤⑨]朱熹把圣贤之言视为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标准,要求解释者墨守于此,“述而不作”。但他自己在对《周易》的解释实践中,并没有完全遵守这一解释原则,多般是寓创造于解释之中。他通过对《周易》经传解释,创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许多前人不能提出的问题,给后世以有益的启发,在《周易》经传的研究上做出了超迈前人的贡献。
    ‍注:
    ‍① ①① ②⑩ ②⑤ ②⑥ ②⑦ ②⑧ ②⑨ ③⑩ ③③ ③④ ③⑤ ③⑥ ④⑩ ④① ④⑤ ④⑨ ⑤⑩ ⑤④ ⑤⑤及引文末注明出处者皆引于《语类》卷六十七。
    ‍② ③ ⑧ ⑨ ①⑥ ①⑦ ②① ②② ②③ ⑤⑦ ⑤⑧ ⑤⑨《朱子全书》卷六。
    ‍④ ⑤② ⑤③《语类》卷六十八。
    ‍⑤ ①② ①③ ①④ ③① ④② ④⑥ ④⑦《语类》卷六十六。
    ‍    ⑥《语类》卷六十九。
    ‍⑦ ⑩ ③⑦ ③⑧ ③⑨《语类》卷七十。
    ‍    ①⑤《文集·答吕伯恭》。
    ‍①⑧ ④⑧《文集·易五赞》。
    ‍    ①⑨《语类》卷九十四。
    ‍②④《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万章章句上》。
    ‍③②《语类》卷六十五。
    ‍    ④③《文集·答张敬夫》。
    ‍    ④④《文集·答郑子上》。
    ‍⑤①《语类》卷七十六。
    ‍    ⑤⑥《语类》卷七十三。
    作者:李兰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