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于大成:诸子与经学(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思问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此说足破何晏集解之谬说,朱子集注承集解之谬,而今人多从之,宋翔凤发微谓王充说论语,此条最当,是也。
    荀子劝学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慎于一也。
    此亦引经而说其义,然与上条之例不同,不为字句之训诂,亦不句句说之;唯统举大义而已。桓谭新论云:“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汉书艺文志注引),当即由此等子书体例而扩充之者。韩诗外传全书体例皆如此。其他子书亦多有之,且以及于经书之外,若韩非之解老、喻老,淮南子之道应诸篇,直等老子之传注矣。
    荀子大略篇云:
    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案此释周易咸卦义也。咸卦■,艮■下兑■上,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故曰:“见夫妇。”艮为山,高,今反在下;兑为泽,下,今反在上,故曰:“以高下下,以男下女”。阳爻为刚,阴爻为柔;卦凡三爻,一阳二阴,则阳为主;二阳一阴,则阴为主。艮一阳二阴,刚;兑二阳一阴,柔;故曰:“柔上而刚下”。此统释易咸卦之义,然不引易文,又一例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案吕氏春秋悔过篇述此事云:“蹇叔谓其子曰:‘女死不于南方之岸,必于北方之岸,为吾尸女之易。’”公、谷二传与吕览义同,三十三年公羊传云:“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殽之嵚岩,吾将尸尔焉’”,谷梁传云:“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于殽之嵚吟之下,我将尸女于是’”,三传之文,得吕览而义明。故王引之云:“‘必死是间,余收尔骨’者,言汝必在此间战死,不可在他处。死有定所,乃可收尔骨”,是也。吕览此文,原不为解经设,而可据之以解经。
    汉儒注经之余,亦注子书,有正文引经而注为之说解者,亦有注文自引经以证正文者,凡此皆有助于经文之了解,其事虽无与于诸子书之本身,然其借诸子之书以传,价值固不灭也。如:
    淮南子俶真篇引诗云: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高诱注云:
    诗周南卷耳篇也。言采采易得之菜,不满易盈之器。以言君子为国,执心不精,不能以成其道。采易得之菜,不能盈易满之器也。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言我思古君子,官贤人,置之列位也。
    案高氏此注,与郑笺异义。高学鲁诗者,此当是鲁诗说也。此正文引经,而注为之说解者也。
    吕氏春秋孟冬纪云:“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高诱注云:
    祈,求也,求明年于天宗之神。宗,尊也。凡天地四时,皆为天宗。万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载,非春不动,非夏不长,非秋不成,非冬不藏。书曰:“禋于六宗”,此之谓也。
    案六宗之说,古来十余家,高诱为卢植弟子,卢又为马融门人,此注则用伏生、马融解。吕览此文,本不引经,此高注自引尚书以说解之例也。已上二事,不独足以解经,且可据之以辑汉儒经说,互详下第七辑古经说条。
    诸子为六经之支与流裔,故虽不尽合于六经,然亦不能不与六经有相当之关系,尤以两汉诸子为甚。阮元撰诗书古训,杨树达撰周易古义,皆多取诸子之文,良有以也。
    且也诸子之与经学,其关系尚不止乎是也。亦有诸子之文,本不为解经设;所述之事,亦不与经书同;然取其文以解经,则经义得之而可明者。如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也”,杜预于八风,但注云:“八方之风也”。而吕氏春秋有始览云: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淮南子天文篇云:
    何谓北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高注;艮卦之风,一名融,为笙也),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高注:震卦之风也,为管也),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高注:巽卦之风也,为柷也),清明风至四十五日,岂风至(高注:离卦之风也,为弦也),岂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高注:坤卦之风也,为埙也),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高注:兑卦之风也,为钟也),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高注:乾卦之风也,为磐也),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高注:坎卦之风也,为鼓也)。
    又地形篇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