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散文著作。东魏杨(或作阳、羊)炫之撰。杨炫之北平(今河北遵化)人。生卒年不详。曾官奉朝请、秘书监、抚军府司马、期城郡太守。有文学才能。曾上书批评佛教。东魏武定五年(547),因行役重至北魏旧京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便撰《洛阳伽蓝记》,寄托他对北魏王朝覆亡的哀悼,同时也对当时王公贵族耗财佞佛、“不恤众庶”的行为进行批评。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称,也就是佛寺的别名。《洛阳伽蓝记》实为记述洛阳寺庙之作。全书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卷,记述寺庙70多处。它不仅具体描写了殿堂屋宇的形制规模和建立寺庙的始末兴废,而且记述了有关的政治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如尔朱荣之乱、皇室诸王的奢侈贪婪、北朝南朝间的交往、北魏全盛时期洛阳手工业、商业的繁盛、民间艺人的卓越技艺和演出盛况等,深受历代史学家的重视。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条理清晰,洁净秀丽。如写永宁寺的佛塔,仅用“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等语,其巍峨庄严之状,读之如同亲见。其中有不少历史故事和神怪传闻的记述,如“法云寺”条中记军乐家田僧超的吹茄、陈白堕的酿酒、孙岩的娶狐女,与南朝的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内容相近,情节虽不复杂,文字也颇简练,但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引人入胜,表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洛阳伽蓝记》,有正文、子注之分,开创了史家自注的体例。但明清以来重要刻本都把正文、子注连写,今人周祖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正文、子注分开,作《洛阳伽蓝记校释》。今人范祥雍有《洛阳伽蓝记校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