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所说的德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老子是如何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呢?“道”是如何在现实中产生意义的呢?首先,他认为作为终极意义的“道”是寓于万物中的。其次,他认为万物遵循“道”而活动。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说意在表明,人间一切必须遵循“道”的运行,因为“道”不是空的。如何遵循“道”的运行,那就是“自然”,如何才叫自然?根据他的观察“谦下”、“守弱”等都在“自然”范围内。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看,老子说,“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又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表明“道”是含蕴在万物中的,或者说万物的活动是离不开“道”的,这种离不开,这种起作用而不干涉和占有就是“道”之“德”,而且是一种大“德”。 “德”不是一个可以独立的概念。它是“道”作用于人间或人生结果。“道”与“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我们可以用传统的一对概念来说明,“道”与“德”的关系就是“体”与“用”的关系。“体”可以不变,“用”则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实现。
    但就像上面的那段引文那样,其实老子的“德”只是用来表彰一种生活态度的,那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谦下”“退让”之风,希望“处下流”,而“不敢为天下先”。对此,老子曾采用过多种比喻,像溪谷、玄牝、大海等。海纳百川,正是具有雍容的气度和涵括能力,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所谓的王者不就是能容纳民众的大海吗?所以老子以这种处下谦退为最高的处世之“德”。凡是与此不合的都在他的批评之内。
    (李俊  单位:人民大学国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