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语 早期儒家是中国精神觉醒时期的社会精英。他们“继往圣,开来学”,传承春秋霸政时期的贵族文化,开创了以文化引领政治的新礼仪之道。作为新的社会智识阶层,他们对上辅佐君主,对下教化百姓,与君相协调。当“道”与“君”发生冲突时,宁可得罪君,也要存大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日常交往、举手投足无不展示出礼仪教养。如果有人认为道只是治国大道,认为日常社会中的礼仪是小节而不屑为之,就误解了儒者之道。“辟如登高必自迩”(《中庸》),为道必须从孝悌之事做起,无论何时何地都以礼节之。慎独的君子“以道自任”,给中国政治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欲了解当代中国,必须先了解古代中国;欲了解古代中国,必须先了解儒学。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对儒学有误解,或认为儒学是守旧落后的思想,或认为是维护威权政治的工具。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有很多,但与学术界没有搞清楚儒学的核心价值——“礼仪之道”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的观点认为,儒学的心性之学是儒学的主干。诚然,礼仪需要以修养心性为根据,但心性之学再扎实,如果没有落实到礼仪上,如果不能发挥儒者照耀他人、引领社会的引导作用,儒学的核心价值仍然会被遮蔽。儒学之于中华文化传统的塑造及历史积淀的形成,至深至远,其影响已经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只有把早期儒家的礼仪之道形成的思想史讲清楚,才能认识其价值,消除其误解。 作者:孔德立 【注释】 ①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页。 ②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页。 ③郭静云:《由商周文字论“道”的本义》,宋镇豪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203-226页。 ④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91页。 ⑤郑万耕:《“神道设教”说考释》,《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 ⑥直到战国时代仍然有人提起这个问题。《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宣王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诸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⑦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⑧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72页。 ⑨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7页。 ⑩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11)颜世安:《礼观念形成的历史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13)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58-259页 (1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6页。 (15)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 (16)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17)颜世安:《不言与言: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江海学刊》2013年第6期。 (18)孔德立:《协调与服从:早期儒墨的政治学》,《齐鲁学刊》2013年第3期。 (原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年1期。录入编辑:里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