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孔子“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一句的旨意,可参考《管子·形势解》所说的:“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事父母则不孝,以之起事则不成。”人一旦有“倦”、“解惰简慢”,其为官、为臣,则不可能尽心、尽力地侍奉好君上,而为凡俗之人则也不能孝顺好父母亲长,甚至连简单的小事都不可能做成。实际上,二者都能够说明忠是一种普遍化的人事道德行为准则,而不仅仅局限于臣事君的态度。 ②“孔子行教以此四事为先也。文,谓先王之遗文。行,谓德行,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中心无隐,谓之忠。人言不欺,谓之信。此四者有形质,故可举以教也。”见何晏、邢昺《论语注疏·述而》,第9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浩生问:“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回答说:“善人也,信人也。”接着便分别阐述了人分善、信、美、大、圣、神六等之意。赵岐注曰:“己之可欲,乃使人欲之,是为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之于己,乃谓人有之,是为信人。不意不信也。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充实善信而宣扬之,使有光辉,是为大人。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有圣知之明,其道不可得知,是为神人。”又,“己之可欲,使人欲之,是为善;有是善于己,谓人亦有之,是谓之信。”见《孟子注疏·尽心下》,第394、39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新近出土的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篇则将“土”配以“忠”,而将“信”比于“时”。“至忠如土,化物而不伐;至信如时,毕至而不结。”战国后期至秦汉时代,儒家学者纷纷将忠、信与土德相匹对,或许至少可以说明,在与人交往、与物相处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尽忠、守信,则都可以获得一种类似于站立在土地之上的真切感、坚实感与可靠感。 ⑤“四端”与信,谁先谁后?谁主谁次?谁决定谁?等等。这些显然都只是十足的认识论问题,在本体的未发境地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也不允许、也不可能产生任何思虑与判断。仁义道体自身无事无为,不可描述,不可思辨,也不需要被人描述和思辨。但人一旦将之拖进语言与现象世界,则首先对其进行时间化、空间化处理,于是便分别出先后次序与上下左右。仁心难说,但又不得不说,而一旦说出,则又违背本性,而谬误百出。这就是本体论与现象学的矛盾与冲突,辩证论盖由此而衍生。引文见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第2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⑥由尽心,而知性,直到知天,在孟子的本体境界与修为工夫上始终是统一的。《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心—性—天三者,并无阻隔,达一则通其余。赵岐注曰:“性有仁、义、礼、智之端,心以制之,惟心为正。人能尽极其心,以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道之贵善者也。”孙奭正义曰:“盖仁、义、礼、智根于心,是性本固有而为天所赋也。尽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则是知仁、义、礼、智之性。知吾性固有此者,则知天实赋之者也,如存此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以长育仁、义、礼、智之性,是所以事天者也,是性即天也。”引文见赵岐、孙奭《孟子注疏·尽心上》,第350、3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但孟子还强调一个“知”,而且,尽心、知性、知天似乎还是一个逻辑上升的过程,于是便难以摆脱认识论的纠缠和知识化的嫌疑,而发展到宋儒,则一律只谈“尽己”,一旦尽己则随即尽性、尽物、尽天,当下具足,一无隔断,本体论、存在论的程度显得更高,也更纯粹。 ⑦朱熹把“信”与“诚”区分开来,强调诚是“自然之实”,而信只是“人所为之实”,并且,还认为“信”远不如“诚”源始,于认识论、社会论和道德论可能有助于人们的描述与理解,但在道体上言,却是难以成立的,因为信与诚都源于仁道,根据于仁道,所以便都具有本体的功能与性质,都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只是在现象发用过程中,才呈现为彼此区别的两个环节或两个行为活动。引文见《朱子语类·卷第六·性理三》,第一册,第94页,岳麓书社,1997年,长沙。 ⑧《忠经·尽忠第十八》,见《百子全书》,第一册,第313页,岳麓书社,1993年,长沙。实际上,在行忠的问题上,完全没有必要分别出君子与小人的差异。站在“与己忠”的角度上,尽心与尽力,只要已经将自己的内部所有全都推扩出去,而覆盖、投射乃至通达到别人、他物的身上,则都应该称为忠。国家主席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可以称为忠;村夫村妇披星戴月,忙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应该叫做忠。 【参考文献】 [1]忠经·辨忠第十三[M]//百子全书:第一册,长沙:岳麓书社,1993:312. [2]何晏,邢昺.论语注疏·宪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5. [3]赵岐,孙奭.孟子注疏·滕文公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2. [4]钱穆.论语新解·宪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57.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1983:59. [6]冯友兰.新事论·原忠孝[M]//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7]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四十六·论语二十八·季氏篇:第二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7:1049. [8]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十三·学七:第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7:207. [9]顾馨,徐明校点: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48. [10]杨坚点校.吕氏春秋·离俗览·贵信[M].长沙:岳麓书社,1988:179. [11]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济南:齐鲁书社,1987:196. [12]李维琦标点.国语·周语上·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M].长沙:岳麓书社,1988:10-11. [13]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31. [14]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82. [15]荀子·非十二子[M]//百子全书:第一册,长沙:岳麓书社,1993:144. [16]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M].聚珍版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76-77. [17]班固.白虎通·情性[M]//百子全书:第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3:3560-3561. [18]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9]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一·明道先生语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79. [20]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二十四·伊川先生语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二上·二先生语二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64. [22]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42. [23]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第二十三·伊川先生语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2. [2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性理三:第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7:112. [2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3:50. [26]刘钊.郭店楚简校释·忠信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61,164.[27]何晏,邢昺.论语注疏·述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3. (原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录入编辑:里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