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在单一片面领域里向低下、偏劣和极端方面发展相对峙的,还有一种向高上和更完美方面的发展和迈进,那就是阴阳和合、相互一致,共同向元、向高尚、向整体、向自身以外更广大生命形势和存在体制的认识和进入。从这种迈进的图式显示中,我们似呼看出了它所塑造的那种辉煌与吉祥的色彩和内容(即黄色),这也许就是对精神和世界,对爱和更高层次上思想境界及其内容和前景的描绘吧。它与在单一片面领域中的钻研及其产生的物质或意识性认识观念(即黑白小圆眼所代表的思想内容),可谓是两种不同的势态发展和表现。 整幅太极图可以说具有一种立体显示效应即它不但从纵向上显示了在自我或片面领域中向纵深和内部钻研和索见的思想内容及其结果(即白与黑所包含的内容),而且也从横向上阐示了不同形势生命,事物或领域的对称性存在现象及其相辅相承,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关系和道理(即红与兰所包含的内容),并且还从高度上(或说更高层次上)阐明了客观是一个整体,人类若想迎来真正的辉煌(即进入黄色祥光所表现的形势状态),还必须跳出自我进入对更广大生命形势和体制形态的认领,即进入对精神和爱、对整体生态和全球一体化思想的认识和建设。从纵向到横向再到高度,这是三个不同的方面,也是三个不同的思想层次,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和思想层次也就是对天道、人道和地道思想内容的表述和区别,及其同时性地对其进行观察、比较、认识和理解的形式。 当然,整幅太极图所要向我们表达的并不仅仅是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更主要的应该说还是由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层次和内容共同参与、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态,即一个包含了天道、人道与地道思想内容在内的、更为完整和建全的人类文明体制形态,即太极思想体制形态,、一个元始人类或说远古人类所达到的思想境界。 从整幅太极图所要表明的思想体制形态上,我们似呼还不难看出所谓唯物与唯心不过也就是分别站在物质或意识领域里,或说地与天,细胞核与细胞液,正与负这两个不同的片面上对客观和生命的一种争论和争取。而科学与神学则是分别在这两个不同领域里的钻研与活动,或说是对唯物与唯心思想的一种尝试及其逐渐对极端的进入。而中华思想则是站在整体和多层次、多方面思维的立场上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以及生命和事物的认识和发现。平衡性和对称性存在的概念及其阴阳观的认识方式则是中华思想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华思想的基础是建立在对物质和意识的共同认识和领会的基础之上的,并早已摆脱了物质和意识对人们的束缚,而进入到对更高层次思想境界如天道和人道等生命形势和境界的追求,因此,在中国的远古以前不但就有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和高雅的思想文化,而且还有对天人合一思想和平等祥和式社会体制以及人类精神文明的认识和建设。 整幅太极图似乎还向我们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在低层次的思想体制形态中(即黑白小圆眼所代表的地道观思想体制形态中)是不包含有、也发现不了高层次的思想内容的,而在高层次的思想体制形态中则包含有低层次的思想内容,所以说低层次的思想体制形态是一种不健全的思想体制形态,也是没有崇高理想原则、缺乏整体观念和精神掌控的一种体制形态,单纯这样的体制形态或以这样的体制形态为主来主持和引导人类社会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的不断偏移和下落,以及对极端、自我、分裂、意外等形势的进入,这也许是造成当今人类社会诸多不良因素和状态的根本原因,因此人类若想扭转自己的不良形态,并不断向高度文明进取,就得必须相应的用高度、高尚和高层次的思想内容来补充和完善自己。高度、高尚和高层次的思想内容,也就是天道和人道的思想内容及其相应层次上的组织形态,这是人类迈向高度文明和更美好境界的必由之路。单纯的地道观思想体制即以物质和意识、唯物与唯心、科学与神学、主观与自我等思想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体制形态也许是人类社会诸多体制形态中最单调、最偏劣、最不成体制的一种体制形态,然而现代人类的发展也可能正是处于这样的一种体制形态之中,因此说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现代人类的面前还有许多种其他形式的体制、理想、前程、事业可供我们选择和运用,人类的未来和出路是无限光明的,但必须要突破层次,突破现有思想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和束缚。 《易经》中说“穷则思变,变则通”,意思就是说当人们在原来的道路上走到了尽头,感到为难,或不会再有好的发展了的时候,人们就应该思变,思变即拓宽和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进入对更宽阔、更博大思想的领悟,变则通,通即走向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理想境界。 太极图古称天之印,据说它是上帝的圣灵所制,也是对上帝思想的一种表达,上帝即盘古恒踞世、上天之帝耶和华的称号,他是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生灵的无上圣神或说客观本原的化身。与其它神圣相比、上帝盘古是先天之尊,是整个客观世界和整体生命形态的代表。而其它诸神如耶苏、穆罕默德、孔子、释迦牟尼等(同一历史阶段内)皆属后天之神圣,都是从人的升华和对上帝思想即天意的一种领悟和感受,或说都是由上帝圣灵的扶育而成。上帝创造诸神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世界保持一种相对的平恒与稳定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避免人类在单一体制形态下逐渐走向极端、走向偏差、走向毁灭,同时也是为了使人类的思想能在和平之中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 上帝在中国古代及《易学》中也称为天帝,在国外也有称为天主和天父的,当然这个天不是指天地的天,而是指包括了天地在内的一个更高、更上、更完整的客观和生态整体,它是一种生命和生态组织的存在形式,而上帝(或说天帝)则是这个客观和生态整体或说生命组织的主持、维护和创造者及其化身和代表。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并不是要进入对上帝的迷信和偶像似崇拜,而是为了要让人们树立起一种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和对上帝的产业——生命与生态的重视,并自觉地去维护和爱惜它,以使我们能世代永昌、不断构筑生命的辉煌。同时这也是统观世界风云,为了人类和平与统一的需要。上帝说:“我就是爱,我就是整体,我就是生命的光,我在你们中间,你们在我的中间,让我们彼此相爱,携手共创美好的现实,共同去摘取生命树上(或说客观中)那一颗最为珍贵和珍藏的整体生命合成之果,让人类和生命永享客观的真爱”。 本撰著对天堂体制和理想的认识,是根据上帝盘古世的思想所制,从盘古世耶和华的名字上来看,“耶”字即两个不同的耳、代表阴阳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说侧面,是表示对地道部分和层次上思想内容的认识和进入,“和”表示平等、祥和、互助、友爱,是对人道部分和层次上思想内容的认识和进入,“华”即表示对万物勃发、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竞相辉映的客观整体生态形势即天道部分和层次上思想内容的认识和进入,这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及其构成的整体形态和稳定向上的发展形势,才是上帝耶和华让我们人类所奉行的思想体制。 走向和平、回归天堂,向人类高度文明进取,这是人类即将迎来的一次重生和复活的机会,也是人类向神圣与辉煌的迈进。 太极理性思想(或说太极理想)是中华思想的基础,易学、八卦、道家、儒学等都是建立在对太极理想的认识和领会之上的,或说都是对太极理想的一种树立、围绕、完善和建全,没有对太极理想及其学说(即太学)的认识和领会、开发和建述,人们就不能进入对中华思想、儒道学说以及易学、八卦的真正认识和理解、乃至掌握和运用。因为《易传》中已明确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是因为《易》有了对太极思想的认识和树立,或说做基础,才相应产生了两仪、四象、八卦乃至易学六十四理等不同层次的思想内容,及其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统一性认识、理解、阐明和建立。中华思想乃至整个世界可以说都是在太极思想的统一掌握下所相应建立起来的,人们要有全球一体化观念,要进入对更高层次思想境界的认识和领悟,要遵循客观真理憧憬到太古人类的高远文明,回到上帝即盘古世耶和华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最初和最终的理想和目标中去,即对天堂和细胞体制或说伊甸园和爱的理想和事业的创建中去,这是人类唯一正确和光明的出路,也是事物按其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所向。而我们中华思想民族则应该在向这种理想和事业的迈进中,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是上帝即整体生命形态的思想和意志、全球一体化和平共建事业的崇高和宏伟目标、人类高度文明和团结、友爱、和平、互助,共同美好的真爱情感——太极,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对中华民族的祖先——众天使和先贤们所开创理想和事业的继承和接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