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 (1842~1922),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担任买办,自己也经营贸易,又历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办。他关心时政,“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变革以御外侮,认为“欲张国势”,就必须改变专制,实行议院制,强调“以商战为主”,指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业”,等等。他为洋务派出过力,而在思想上却与洋务派有分歧,他谴责洋务派学的西学是“舍本图末”,“遗其精义而袭其皮毛”。他在《盛世危言》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①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他指出以时文取士有两大弊害,一是“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埋没了大量人才;二是“锢蔽天下之人材”,扼杀了人们的智慧。因此,他主张文试废时文,武试废弓矢,并且在文武岁科之外,另立一科,专考西学。他设计西学有三试:一试格致、化学、电学、重学、矿学新法;二试天文、舆地、水陆形势;三试内外医科配药,及农家植物新法。他规定录取时,“论其艺而不论其文,量其才而不拘资格,精其选而不必定额数”,而且要求:“如制艺之外一无所长,虽文字极优,亦置孙山之外”。 ②兴办学校,广植人才。他提倡设立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式学校,认为学校的设置乃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说:“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又说:“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他借鉴西方把学校分成大中小三等的制度,建议:“仿照泰西程式,稍为变通,文武各分大、中、小三等,设于各州县者为小学,设于各府省会者为中学,设于京师者为大学”。他还主张文武分科,文科又分为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六科;武科又分为陆军、海军二科,各生可“就其质之所近,专习一业”。在教学内容方面,他主张应以传授自然科学为主,他说:“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创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 ③中学为主,西学为辅。郑观应主张学西学,认为西学“皆有益于国计民生,非奇技淫巧之谓也”。但是他所指的西学不完全同于洋务派所说的西学,后者只重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造船制器等工业技术,所以是“遗其精义而袭其皮毛”;而郑观应将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个部分,所谓天学,包括“一切算法、历法、电学、光学诸艺”,所谓地学,包括“一切测量、经纬、种植、车舟、兵阵诸艺”,所谓人学,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这就将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体制等都包括在内,他认为都应该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