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教育名家名著:罗泽南《小学韵语》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罗泽南(1808—1856),湖南湘乡人。字仲岳,号罗山。贡生出身。他学宗程朱理学,并曾讲道乡里,网罗门生,其徒多为湘军悍将,著有《小学韵语》、《西铭讲义》、《周易附说》、《人极衍义》、《姚江学辨》、《读孟子札记》、《皇舆要览》及诗文集等。后人编其著作集为《罗忠节公遗集》。
    《小学韵语》是清代后期童蒙读物。作者曾于道光年间做过短时期的蒙师。认为当时流行的朱熹、刘子澄编《小学》一书极有价值,但其语句或长或短,参差不齐,不易记诵,不便蒙童学习,因撮其大要,编为韵语,所以定名为《小学韵语》,并在后来的戎马倥偬之余一再修订,企望以此“正天下之学术”,达到“正人心”,“削平祸乱”的最终目的。
    首刊于咸丰六年(1856),一卷,共2944字。四字一句,四句一换韵。收于《罗忠节公遗集》、《西京清麓丛书续编·养正丛编》、《吉林探源书肪丛书初编》、《东听雨堂刊书·小儿书辑(八种)》等。1991年1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蒙学歌诗》(徐梓、王雪梅编)亦全文收入。
    本书阐述了启蒙教育的意义与任务;胎教与早期教育的要求;小学教育的要求;大学的任务;对儿童的训诫;对古圣贤的推崇。其主要内容有:
    1.极其重视启蒙教育。认为“教人之道,首重发蒙,蒙以养正,是曰圣功。”把正确的启蒙教育,看作是最崇高的事业。
    2.以孟子的性善说为理论基础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与任务。认为“人之初生,至善者性”,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恻隐、辞让、羞恶、是非即其四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将这四端“扩而充之”。父兄的及时施教,主要任务在于“长其良能,充其良知”。这是孟子教育主张的简明概括,也是承继程朱学派教育理论的表现。
    3.学习古人施行胎教和早期教育。胎教主要要求做到“不听淫声、不视恶色”。“坐立不倚,邪味不尝”,即可“生子异常”。早期教育要慎择乳母和诸母,稍长之后要注意言必有信,六岁教以数与方名,七岁男女异席。这完全是依据上古传说提出的理想要求。
    4.小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讲习少仪”。“少仪”,包括少年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主要有:(1)为弟子,要“夙夜俨恪”,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盥漱、衣履及至洒扫、整饬,要“必敬必恭”,“无稍差谬”。(2)为人处世要“耳目口体,悉具天德”,即“目无淫视,耳无侧听”,不妄语,“容体必正,颜色必齐”,而且要能做到“慎独”,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3)穿衣,要注意“不衣裘帛”、“不服红紫”、“暑无裸程。劳无裼袒”等等。(4)吃饭要“左食右羹,先菜后”;“毋扬尔饭,毋刺尔齿”;“毋投狗骨,毋反鱼肉”等等。(5)对父母,要鸡鸣请安,下气柔声,问衣燠寒”,“父母有过,人子几谏……三谏不听,号泣以随”,“父母有疾,饮药先尝”。(6)对兄弟,为“手足之亲”,“兄宜友弟,弟宜恭兄”,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应认识到“难得兄弟,易得田地”。(7)至于“长幼之节”,为“人之大伦”,无论是对先生、对长者、对尊客,都要心存敬意,方够“义”的标准。(8)对于婚姻,首先要有高度的认识,认识到这是“万世之始”,应遵循“居丧不娶,去凶异辙,同姓不婚”的原则,对于妇人性情要明察,按照当时习俗礼节程序行媒、纳采、纳币、亲迎、交拜、合卺、共食、见舅姑、庙见等,对女子还提出了“不二夫”的要求,板起道学家的面孔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9)对于男女,讲求“内外有秩”,“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即使是“诸姑姊妹”,出嫁后回家,也不能与之同席、共饭,嫂叔更是“不通问遗”。(10)朋友的作用在于“劝善规过,以辅吾仁”,因此应择“志同道合”者为友,交友之道宜淡、宜敬,而“毋矜势利”,“毋尚意气”,“毋喜善柔”,“毋事游戏”,主张“益友当亲,损友当绝”。(11)对于君臣关系,认为“君尊君卑,万世之纲”,每个人都要“以忠报国”,“以道事君”,“可以寄命,可以托孤,一临大节,死生不渝”。鼓励儿童从小立志,打下为国效忠的基础。(12)学习的内容与程序。认为礼、乐、射、御、书、数“理之所寓”,应“朝夕游焉,以博其趣”。读书应依次进阶,宜从《小学》始,依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再依次《诗》、《书》、《易》、《礼》、《春秋》,而后为《资治通鉴纲目》、《太极图说》、《西铭》,最后为朱熹论著。
    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用了大部分篇幅详细论述了“少仪”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作者注重“少仪”养成的思想。
    5.大学的意义与任务。认为大学为“明德新民”的“本末攸灼”,其任务在于学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小学的关系为:小学为大学之基,大学为小学成功进而达至知行并优的阶段。这完全是程朱学派特别重视的《札记·大学》的思想。
    6.对儿童的训诫。包括“不可失时”、“不可助长”、“不可佚游”、“不可放旷”、“勿开侈端”、“勿嗜旨酒”、“勿恋女色”、“勿贪货宝”、“勿生妄瞋”、“勿摘人失”、“勿护己短’、“勿坏心术”、“勿合污世”等十几个方面,明确了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号召儿童早立志向,立大志向。
    7.以古圣贤为楷模。本书多处列举,作为论说的辅证。如讲早期教育时,列举了“孟母买肉”,以表示父母不以戏言诳骗孩子;在谈孝敬父母时,列举了“陆绩怀橘”、“黄香温被”、“江革行佣”、“子路负米”等十个典故;在宣扬兄弟亲爱时列举了“陈氏广席”、“姜家大被”、“唐建花萼”、“斗粟尺布”、“煮豆燃箕”等12个正反两方面的典故;在讲婚姻、男女时,列举了卻妻、敬姜、孟光、少君等10名封建社会妇女的楷模;在训诫之后,列举了程子、伊尹、尧、舜等人成功的事例,要求儿童学习他们“内则为圣,外则为王,参赞天地,悠久无疆”,认为“舜也何人?予也何人?”只要“罔念作狂,克念作圣,彻始彻终,惟是一敬”。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虞舜的境界。通过这些举证,全书显得有理有据,书中道理更易为儿童理解和掌握。
    8.本书宗旨。极力推崇《小学》,认为“《小学》一书、大法略备……内外两篇,万世典型,敬如父母,信如神明。”认为本书“匪我之言,古人遗矩”,撮《小学》之要与童子讲习,希望于“天下风俗,庶补万一”。这是作者关于写作宗旨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本书的最大优点在于用四盲韵文和简短篇幅较全面地反映了《小学》的核心内容。 《小学》虽为朱熹、刘子澄编,内容详备,但共繁复不便蒙童历来为人诟病,而此《小学韵语》无疑为其一本导读或初阶,因其编排较为合理,对于扩大《小学》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该书用字遣词通俗易懂,举证明了充实,亦有助于学童领会《小学》要义。
    本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死守程朱,而不敢稍越一步。其内容、主张均袭自程朱学派,没有任何突破、创新,在国门渐开的19世纪中叶已不合时宜,虽受保守人士的欢迎和赞赏,但其生命力终属有限。但其编排形式简明,说理举证相辅相成,略具特色,故为部分蒙学研究者重视并加以研究。(王文宝)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