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教育名家名著:程颐《粹言》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程颐,字正叔,又字正道,人称伊川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死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他同胞兄程颢一样是北宋时期“洛学”的开创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程颐出生于大官僚地主家庭,从小聪颖过人,博闻强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自27岁考进士不第后,即绝意仕途,除曾在朝廷短暂任职外,一生以讲学为业,勤学精思,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粹言》或《河南程氏粹言》,是程颐程颢两兄弟的语录,由弟子杨时“变语录而为之” ,即用书面语言,在保持原来的文意和风格的基础上,将二程的语录加以改变而成,南宋时的张拭又重新加以编定,分为《论道篇》,《论学篇》,《论书篇》,《论政篇》,《论事篇》,《天地篇》,《圣贤篇》,《君臣篇》、《心性篇》,《人物篇》10篇。由于年代久远,《粹言》中哪些语录属于程颐,哪些属于程颢,今已不可考了,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粹言》的绝大多数篇章出自程颐,本文在论及程颐的教育思想时,事实上也可能包含着程颢的思想,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程颐的著作很多。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二程集》四册,是目前收录二程著作最完善的版本,是研究二程的最主要的资料。《粹言》收在《二程集》第1169—1272页中,其中《论学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程颐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程颐的哲学思想同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他的心性学说,是其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
    程颐认为,治理天下需要人才,人才来自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培养。他说,“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力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矣。欲成就人才,不患其禀质之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矣。”(第1210页)他从维护统治者根本利益的立场出发,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就是,言天下之治,必须依靠众多的管理者来实现,而人才又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培养发掘。他也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人为什么能接受教育,程颐认为这是因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虽然有恶存在于人身,但那是由于禀受了不好的气质的缘故,因此,要使人们为善去恶,臻于至善,就必须靠教育的示范引导作用来实现。这样,程颐就不仅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肯定了人的可塑性和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因此,他把教育的作用直接归结为“变化气质”,使整个社会成员,以“学为圣人”为目的。
    在程颐的心目中,圣人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之为大中至正”,(第1172页)“圣人而有过,则不足以为圣人矣。”(第1228页)“圣人之德无所不盛”。(第1267页)这种圣人可学而至的观点,对于提高和激发人们积极的精神追求,无疑是有推动作用的。程颐认为,刑罚只可维持一时的安宁,不足以保证全社会的长久安定,要想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就要在社会中形成以遵守服从封建统治为荣的风气,这才是治世之本,这也即他早在18岁时提出的“本固邦宁”的主张,因此,出于要求社会成员自觉接受封建纲常伦理的认识,程颐反对愚民政策。这一点,不论他的阶级立场如何,还是有相当的进步意义的。
    (二)论教育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四书”地位的是程颐,在程颐看来这四部书同《易》、《礼》、《诗》、《书》、《春秋》具有同等的价值,他认为“四书”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自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 掌握了它,也就为进一步学习“五经”打下了基础,他断言,只要是善于学习的人,对这四部书认真加以研究思考,就会有终身受用不尽的好处。他甚至说,“学者不必他求,学《春秋》可以尽道矣。然以通《语》《孟》为先。”(第1200页)
    程颐规定儒家经典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为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就可以达到“穷理尽性”的目标,而天理就会在人身上表现无遗,这样,不论干什么事,自然会恰到好处,故而他不重视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研究探讨,认为学习就是穷经明理,这一主张,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程颐强调指出,学习一定要体察圣人在“四书”“五经”中包含的深刻意蕴,掌握了其中的微言大义“则可以沿革矣。”(第1186页)他认为,“学莫大于知本末始终。致知格物,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所谓末也,终也。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第1197页)
    “四书”的出现和朱熹《四书集注》的风靡于世,使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内容发生了重大转折,它不仅大大扩展了教育的内容,而且使更为理论化的理学思想体系,在整个社会精神生活中长久居于支配地位,甚至流布海外,至今余响不绝。
    程颐重视“四书”,但也不贬低“五经”,他认为“五经”中包含了“至道”,“天理”,是由“四书”进入到“五经”,最终实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人生理想。
    (三)论道德教育
    “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决定了程颐对道德教育的高度关注。这也可以说是他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程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有天理,如果天理不存在了,那么人就同禽兽没有两样了。作为永恒存在的至善的天理,只有通过人们的“涵养工夫”来不断扩充和实现,最后达到“至诚”的圣人境界。集中起来考察,程颐的道德教育思想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立志向道。程颐认为,志向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十分重要。他把立志放在了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说,“立志则有本。譬之艺木,由毫末拱把,至于合抱干云者,有本故也。”(第1186页)如果不树立“学为圣人”的远大志向,那么即使圣人在当今当世出现,也是毫无用处的。既然人性本善,那么,“学以至圣”就是可能的,君子的学习若不以此为目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自暴自弃。所以,程颐说:“夫学者必至于大道,以圣人自期。”(第1190页)而且程颐还要求从娃娃抓起,他认为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也就越容易把一切恶习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而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情操。他在解释《易》的“蒙”卦的“彖”辞时,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养正于蒙”,这是颇有见地的主张。
    2.存诚主敬。“诚”与“敬”是程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同时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程颐认为,诚与敬是沟通天理和人心的桥梁,通过“存诚”或“反身而诚”,就可以达到与物同体的境界,这是学为圣人的突破口。他指出;“识道以智为先,入道以敬为本。”(笫1183页)“敬为学之大要”。(第1184页)“入德必自敬始”。(第1194页)“诚则无不敬,未至于诚,则敬然后诚。”(第1170页)由此来看,敬与诚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诚指“实理”、“自性言之为诚”(第1182页)“诚者自成也”,敬指“敬在心”,“容于外”,“敬,所以持守也。”(第1188页)“敬以涵养也”,这就是以涵养工夫,来主动自觉地扩充本身具有的善,断绝来自外部的诱惑,那么,不论道多么“恢然而广大,渊然而深奥,惟立诚然后有可居之地。”(第1174页)通过这番工夫即可心存天理,“乐莫大焉”。
    3.知行统一。教育的成果,只有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才可得以检验。程颐反复强调,学为圣人必须身体力行,落到实处。他指出,“识必见于行,”(第1190页)“言而不行自欺孰甚焉”,(第1190页)他认为,学而不行不仅是自欺欺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不知。他说:“未有知之而不能行也。谓知之而未能行,是知之未至也。”(第1191页)有的弟子问,“致知力行,其功业并进乎?”程颐回答“人谓非礼勿为,则必勉强而从之,至于言穿窬不可为,不必勉强而后能也。故知有深浅,则行有远近,此进学之。效也。”(第1192页)这即是说,认识越深入,行为也越主动坚决,因此他说:“学贵夫成,既成矣,将以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用而不能行其学,则非学也”。(第1197页)这种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程颐提出的判断知与不知的标准,以及对知行相互关系的论述,则有明显的错误。
    (四)教学思想
    1.渐与速。程颐认为学习是艰苦的劳动。他把学习比作登山和农夫的耕作,告诫弟子不能在平坦的地方阔步前进,一旦遇到险阻就举步不前。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激昂自进”,要有“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第1190页)的勇气和态度,要做到日有所新,日有所进。他认为,“长育人材,教之在宽,待之以久,然后化成而俗美。”(第1195页)聚沙成塔,积腋成裘,最终达到学有所成。”
    程颐指出:“凡志于求道者,可谓诚心矣,欲速助长而不中理,反不诚矣。故求道虽有迫切之心,虽得之,必失之”。(第1175页)知识需要长久的积累,迫切求道,心情是好的,但不经过坚韧的求知过程,则欲速而不达,以至于失败。他进而论证道,“观天地之化,一息不留,疑于速也;然寒暑之变极微。曷尝遽哉?”(第1175页)因此,学习要恒勇结合,渐速相宜。
    2.博与约。在博与约的关系问题上,程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学不贵博,贵于正而已,正则博。”(第1255页)“学贵于通。”(第1199页)这就是说,学习最可贵的是获得真知,认识了天理,一切都可融会贯通,知识自然也就广博了。为之,要由博返约,以约驭博,“学不博者不能守约。”(第1191页)这个“约”,即是“积习既久则脱然自有该贯,所以然者,万物一理故也”。(第1191页)程颐还加以表述为:“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第1195页)这个“约”,乃至“一”,或“万物一理”,其实就是程颐所推崇的孔盂圣贤之道,他不赞成面面俱到地学习,认为这样会妨碍对圣贤之道的领会,他要求弟子“泛乎其思之不如守约。”(第1257页)“所守不约,则泛然而无功。”(第1255页)之所以如此,程颐认为,“至显莫如事,至微莫如理,而理事一致也,显微一源也。古之所谓善学,以其能通于此而已。”(第1222页)这种学风,发展到末流,即成为空谈性理。不及事功的局面,它同程颐所倡导的明经穷理主张密不可分。
    3.学与思。作为有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思想家,程颐十分清楚尝浅辄止,不求甚解的作风的有害性,特别强调深入思索的作用。他认为,在学习中,“思则来,舍则去,思之弗孰也。”(第1257页)对经典文献的研习,如果不能跳出辞章之外,“脱然有独见”,不但误己,而且误人。他教育弟子,“反覆研究而思索之,求正于至善”。(第1191页)他同时还批评了“屏知见,息思虑”的错误见解,认为这种做法,“不失于绝圣弃智,必流于坐禅入定。”(第1191页)他进而指出,“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夫圣人何为而迫切至于如是其极哉?善学者,益求其所以然之故,不当诵其文,过目而已也”。(第1194页)“不思故有感,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第1188页)一句话,“不深其则不能造其学。”(第1188页)这些论述,是对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极为精辟的说明和进一步阐释。程颐反复强调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因为他认为,广学博闻,就如同储藏起来的药物一样,最要紧的是知道它的用途,故而他反对虚各,提倡实学,这种实学,虽然是指封建的纲常名理,但重视学以致用,总不为错。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程颐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最早概括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他善于用启发引导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学工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从而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生,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越到后来,这影响也愈深远。程颐的《粹言》中的确存在着不少闪光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严重的不足,总结这份良莠并存的遗产,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状况的认识,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民族复兴大业来说,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强 昱)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