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水赛写意中,充分体现了“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两大特征。这是中国传统饰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然思想的共同产物。本文将分别阐迷中国传统丈化中擂、道及佛教中禅宗思想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绘画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魅力永驻的明珠,而其中的山水画则以对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哲学观念的充分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来的绘画题材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主要以儒、道两家的哲学体系为中流砒柱,兼以南北朝时渐入我国的佛教。它们在各自的发展中又逐渐有机融合,对一千多年中国文人的处世态度、人生理想乃至观察宇宙及人生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一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那时的古希腊地中海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变了这一切。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以重新发展。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做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称:“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又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就是说,不仅“以形媚道”的自然山水能给人以审美愉悦,这就充分概述了山水画崛起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然思想的共同产物。中国山水画正如宗炳所述,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论语》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自然与人类的癖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明知者从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动”),而仁者则从山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静”)。古人以为天地之气,凝而为山,融而为川,山水与人的气本相通,山水与人之间存在着形同构交互感应的物质,如《林泉高致》所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中庸》中关于这个看法描述得更加全面:“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由此可见,自然法则的存在是由自然本身决定的,自然秩序和自然规律贯穿在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我们应去研究每件事物。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也是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它表达出了画与律的合理联系(同时也表达出了道家对宇宙的神秘概念)。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