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张保中】破解老子哲学的真谛(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哲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莫衷一是和奥妙无穷 
    老子一生只作了仅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至今,对其翻译注释之多,据说仅亚于《圣经》,实在令人惊叹。这是为什么?对此,以下两点应当是不会错的,一是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权威的注释和翻译,二是其中奥妙无穷,尚须探讨。 
    四十多年前,我正在大学读书,“文化革命”打碎了读书求知的美梦。紧接着,荒诞、野蛮、残酷、破坏等等愈演愈烈,大好河山、无数无辜招此涂炭,令人肝肠寸断、心如刀绞。这是为什么呀?一直在我心中呼唤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哲学闯关进了我的脑海,从此它竟成为我毕生的业余爱好。因为我深深地认为,只有哲学才能解开以上问题的终极谜底。从此,开始了在哲学的海洋里长期地荡漾。西方哲学经典浩如烟海,大师巨匠无数;宗教哲学深刻玄妙,征服了人类几千年。为什么对中华几千年的专制文化和政治却无可奈何呢? 
    宗教的实质是哲学,其哲学内涵首先是本体论,即神学,似乎很奥妙、很荒唐,其实很简单,很容易理解。这就是,先祖中的智者们共同的领悟到:在具体存在的物质世界或说是现象世界之“上”,还存在着神秘的、无形无状的,但是却主宰着一切的一种“东西”,它值得人们敬畏,不知它是什么,于是称之为神秘的、万能的神灵,它还被塑造成为了人类道德的偶像,只有它,才是至真至善至美并且是全能的。人们在对它的敬畏中道德得以升华,最高统治者也不例外,于是,人类社会中的独裁专制受到了约束。 
    但是,由于宗教中的偶像是难以改变的,这就阻滞了它自身的发展,并容易产生迷信,从而产生极端主义。并且由于神灵们都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所以,不同的神灵是不可能交流融合的,这就引发了圣战无穷期的社会历史问题。 
    西方哲学和文化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因为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自由民主文化。它的本体论哲学的主流一直是二元论。但是,它对此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知,而且,他一直都是从人类的认识自我出发,既是在存在和意识两者中兜圈圈,三是宗教的色彩太重,总要为宗教留地盘,这显然是与哲学的发展相违背的。 
    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及社会学家们却没有太多的忌讳,他们在探讨科学的道理和规律的道路上成就辉煌。尚若是人们能够暂时放弃一切哲学和宗教的困扰,去看待这些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的、人类社会中的道理和规律的时候,能领悟到什么呢?——显然,这些道理和规律存在着,并且主宰着物质和现象世界。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认为的二元存在。它不是神灵,丝毫也不神秘,每一个人都很容易理解。科学与民主一起构成了继宗教文化后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宗教文化。 
    科学民主文化并非完美的,却是现实世界最好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去理解《易经》和《道德经》中蕴含的的本体论哲学,就会有茅塞顿开、幡然醒悟之感。《易经》中的一句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及《道德经》中对“道”的种种解释将使人豁然开朗,它就是:“道”或说是“无”和“有”两种元存在,用现代的语言就是,具体的或说是现象世界为一种元存在,道理或规律是另一种无形无状告的元存在。 
    “形而上学”一词的翻译是先哲对西方和中华哲学共同的极为深刻高明地理解。认真品味,还会发现,“道”的哲学本体论蕴含中是无我的,因此更贴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哲学本体论内涵。这就是它的无穷奥妙之处,怪不得它历经千年虽满身尘埃,却依然熠熠生辉。 
    这些有现实意义吗?或者说有实用性吗?大家都知道,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还应当知道,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这就是说,以上问题决定着文化和政治的大方向,这个问题决定不了,第一步就迈不出来。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虽已千呼万唤,就是出不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不需要改革,还应当退回去。 
    更远一些说,中华的振兴、启蒙等等,为什么乱象频生?简单化、拿来主义、全盘西化,还有什么新儒家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是缺乏哲学的内核。例如,许多人极为仰慕西方的民主政治,却不理解其中深邃的文化背景和长期的积淀和艰难的创建过程,犹如基因的形成一样长期的演变构建过程,以及其中不断产生的阴暗面。例如,文化革命中搞的大民主,完全是瞎胡闹、瞎折腾。所以说,哲学的缺位和尴尬致使中华启蒙陷入迷途之中。 
    对《易经》和《道德经》的注释和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实质也是如此,既是没有从其哲学的本体论的本质中理解。 
    二  从《易经》谈起 
    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制作的八卦图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其中蕴含着素朴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阴阳变换产生世间万物,而阴和阳的共存和变换则是万物产生的太极或本原。以二元论哲学理解它很容易而且顺理成章。以其他哲学理解它,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步入荒诞之中,例如有人曾将太极图理解为母系社会的生殖崇拜的图腾。将太极理解为哲学中的本源、本体、元存在等等,或者是指自然万物的本源才是贴切的,太极图或说是阴阳鱼图中蕴含的二元思想几乎从未被人们谈起。从八卦图中可以清楚的领悟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从对世间万物的起源和无穷变换的探索中开启了文明的脚步的。 
    从伏羲制八卦到周文王制《易经》,中间经历了大约两千多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给与补充和完善。《易经》在问世之后,一直处于百经之首的地位,而且从来没有动摇过。古代的人们用它卜卦,是因为古代人对未来的憧憬,又处在蒙昧之中,而且没有其他方法,那个时代,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具有一定知识和哲理思想的人作先知,人们每逢有事就找他卜卦。哲学的道理本身就蕴含有对未来的预测,所以,当时的人们以《易经》为卦书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代的人们以它为卦书则是愚昧的表现,因为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使人们已经清楚的理解,未来是由多因素决定的,而且具有多种偶然性,人们只能依靠自己不断的奋斗,去争取转瞬即逝的机遇,而且要靠自己的知识辨别机遇和陷阱等等,当然,智者可以从人们的面容和言谈举止中揣摩出来一点什么,也有人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赢得人们的信任,但是谁也不可能预测未来和命运。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在对它的注释《易传》和《系辞》中表现得更清晰,“一阴一阳之为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最为简捷和清晰地描述了对自然本体的二元论认识。它的六十四卦,指的是万物的无穷变幻。可惜,《易传》和《系辞》的作者已经无从查考,其中可能还有孔子的思想或著作。 
    八卦和《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佳话,老子和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无不受它的影响。 
    三 破解老子哲学的真谛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来字,但是,他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并且超越了国界。许多人对此不解,这是因为至今还没有人理解其中的真谛。 
    历史上和现实中对老子的《道德经》的解释太多太多了,但是,古人由于认识的局限,没有能从哲学的根处认识它,所以不可能是深刻的,而且往往是从一个侧面理解它;今天的人们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教条解释它,所以,又往往曲解它。    老子的《道德经》是人类哲学史上至今为止最为清晰的阐述了哲学的本体论中二元存在的著作,其中的“有”与“无”、“道生万物”以及“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不但至今仍然是光辉的,而且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八卦》、《易经》、《道德经》三者是中华古典哲学和中华文化真正的根。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前人和今人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即便是大家之作,也总使人觉得有牵强附会之感,因为都没有以它的本来面目,即二元论哲学理解和解释它,即便是二元论的哲学家,也没能从它是最清晰的二元论哲学瞻仰它和理解它、解释它。这也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一味的诠释是没有出路的。 
    这一章是开篇,对基本概念作了初步交代。韩非子的解释比较贴切:“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其中,将道与物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存在,即“道者,万物之所然也。”同时,万物还须遵循道,这是“之所然”的含义。这里清清楚楚地表明了老子的二元论的哲学观点,而且,观念是十分清晰的,因为它不是像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那样以一种存在掩盖另一种存在,也不是将两种存在的关系颠倒或模糊,而是清清楚楚地说明两种存在,一种是物,另一种是道,两者的关系是物遵循道。 
    遗憾的是,老子是一个怪诞的人,从他的“青牛一骑,莫知其所踪”就可以判断他的性格有点古怪,他的文章的风格也有点怪诞,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老子自隐无名、惜墨如金的秉性。比如,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中间的逗号移到“名”字之后,意思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是,以二元论哲学理解它,区别是不大的。韩非子只是在老子之后二百多年,语言变化不大,但韩非子的表达就十分清晰,老子的语言有时像是故弄玄虚,有时则像调侃。 
    所以,仅从字面上诠释和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困难的,也容易引起多种结果,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 
    这一章中,出现了几个关键词,“道”、“名”、“无”、“有”,请注意,道在名之前,无在有之先,这与后文中“有生于无”是相呼应的。这里的“非常”,明显的是指与当时的礼乐制度等的道与名的区别,韩非子对“道”与“名”的理解和解释是令人信服的,在它的基础上,再进行现代化的语言加工,就是:道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依据,也是人们所讲的理的依据;所以,理是人们对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描述,道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 
    “无”与“有”仅从这一章是难以理解的,要到后面才能进一步认识和领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句并不是老子的调侃和故弄玄虚,而是对“道”与“名”的深刻领悟,其中的含义是:玄妙中还有玄妙,无限深刻,是通往所有玄妙的道理的必经的门户,这样的玄妙与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显然是不同的。这样的思想本人十分赞同,即自然的道理是无限的,哲学原来是科学之母,而且以后,当它结束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争论之后,当它摆脱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之后,当它发展到新的二元论哲学的道路上之后,仍将坐上科学殿堂中的头把交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