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民国教科书曾因否认“尧舜”被禁 顾颉刚编写(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本国史》为何被禁?
    与国家意志有冲突
    “如今看来,顾颉刚说的实为常识,并非惊天动地的见解,放到当时的学术界也属平常。但在192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眼里,则为大谬不然,非禁止不可。”何以如此?在李帆看来,这恐怕需从教科书的特殊身份及所关联的政治、学术纠葛入手予以探讨。
    李帆说,顾颉刚编写《本国史》上册时正逢北洋政府教育部颁行《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纲要》只对上古史部分规定要写明“中华民族神话时代之传说,及虞夏商周之文化”,并未言及民族起源、民族认同等方面。换言之,顾颉刚所写内容在完成时并无不妥。
    但是,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1929年,教育部又颁行了《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这套《标准》可详细多了,在课程目标中首先规定要“研求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说明近世中国民族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唤醒其在中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在教材大纲的上古史部分,既列出“古史的传说”条目,又列出“中华民族的建国”条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皇五帝”可意味着民族初祖、民族建构,黄帝可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所以顾颉刚竟说黄帝的事迹“暧昧难明”,黄帝和炎帝“或许是后来的人推想出来的一个奠土建国的古帝,便用什么五行里的土德来表示他”,便易遭人指责为“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非圣无法”。
    戴季陶对此曾表示:“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民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如今说没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国人民团结为一体的要求解散了,这还了得!”于是在教育界及学术界独树一帜的《本国史》,就这样被禁了。
    李帆介绍,对《本国史》风波,其实已有学者做过分析,或认为出于政局变化和国民党之思想控制,或认为出于“留学英美派”与“留学法日派”的学派纷争和政治争斗以及出版业间的利益竞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