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卦 中孚 下兑上巽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中孚:中正诚信。 卦辞:持中而行,外表象小猪般自在、内里如游鱼般机敏。应当勇闯难关,应当慎重思考。 初九:布置留守。预作打算则吉,以防不测。 九二:初得安定。大鹤在河南岸鸣叫,小鹤在对面应和。我有上好的酒具,与你一起畅饮。 六三:面对干戈。遇到挑衅者,要为维护利益而打击,但也要适可而止;自己有错要认错,对方有错要宽宏。 六四:常备不懈。月近圆时,丢失了马匹,不要这样大意。 九五:团结同道。用德望把各方团结在一起,不要用强力。 上九:量力而行。以山鸡的叫声却想声震天际,这种想法危险。 韬晦。 61中孚串讲 题解:经过涣的制裁阶段之后,文王进入了韬光养晦时期,以田园退隐生活度过了他的余生,实际是幕后执政,宗周的实力也在休生养息中得到恢复。 中,中间、持中。孚,原则、诚信。中孚于政治是指持中的原则,于生活是指处世中正、符合事理。中孚,即古之中庸,中庸是提炼升华了的中孚。 第六十一卦 中孚 下兑上巽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震艮征伐是过,巽兑退让也是过,均时义时势所需,今日的“中”也是时义使然,不论实力的消长还是年龄的限制,都不允许文王此时采取强硬的措施,广布仁义是此时最好也是最自然的策略。 豚,小猪,亦泛指猪。 小猪和游鱼是一笨拙、一灵巧的鲜明对比。作者指出,中庸的策略是怎样的呢?外表看象小猪那样整天无所事事、悠然自得似无志,遇到变故却象游鱼那样敏捷应对、机警而常觉。 “利涉大川,利贞”,指勇敢面对挑战,这时更应当多用脑子想问题。 此时的文王,过着百姓一样的生活。象小猪那样裕如、游鱼那样自在。在商纣看来,文王已经陶醉于田园生活,没有威胁了。 关于“豚鱼”,到底是形容生活的放松,还是一反一正形容外示以愚,内藏以智也。由于参考资料稀少难以确定。从字面意义上看似乎属于前者,结合爻辞内容看,则属于后者。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风在泽上吹拂,不同于水面的波光涟漪,而是情态各异,这都是因为沼泽中情况复杂,作者以此比喻内情复杂多多。所以才说,作为上级部门的君子观此象后受到启发,慎重地审议那些重大案件,先暂缓死刑犯的执行,争取察明其间的曲折,而不是草率的直接批复死刑。 古代死刑犯大都在秋后集中处决,虽说主要是受当时天命思想的影响,但也应是包含了这方面的考虑,给案犯一个申诉的机会。 总之,看待问题要持中、稳重,处身韬晦之时更须如此。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临行布置。 虞,度测。 燕,古同“宴”,本义邀请友朋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借指安闲、安乐。 它,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其他的。 有它不燕,指有危及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文王虽然是去隐居,但并不是真得就放手不管了,所以临走前要有所安排布置,比如安排好留守人员,以便传递消息等,这样以后身在乡野才能遥控指挥,不至于脱离时事,从这点看,类似于蒋公退隐溪口的性质。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初九的“留一手而吉祥”,说明其身在山野心在朝,志向并没有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