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卦 节 下兑上坎 节,亨?苦节,不可贞。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六四:安节,亨。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节:节制。 卦辞:分解时,怎样才能亨通呢?苦苦的忍受分解,不可接受。 初九:筹备。不做准备,不要犯这样的错。 九二:迎接。不做配合,凶。 六三:顺应。不接受节制,就会为遭受更大的损失而哀叹,不要抵触。 六四:平稳。平静地解散,亨通。 九五:自觉。心甘情愿地解除,吉。这时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重。 上六:灵活。苦苦的忍受节制,这种想法凶。保护好自己。 分解。 60节卦串讲 题解:节,将物体分段的部分,在此作动词,指把物体分成一节一节的,节段、分节,即分开、分解。作为涣的偶卦,这一卦描写如何应对制裁。 第六十卦 节 下兑上坎 节,亨?苦节,不可贞。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节,亨?苦节,不可贞。 被分解的时候,怎样才能平安顺利呢? 协议范围内的要求,可以接受,但是对过于苛刻地无理要求,忍者痛苦去接受,则是不可以的,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泽上有水,不加节制就会漫溢为患。君子观此象而有所警惕,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来评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品性言行。 节制,是相对于泽水之无节漫漶,为了控制不经过思考的冲动行为,在此具体指文王处涣时分寸的把握。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门与户的区别是:单扇门曰户,两扇门曰门。也即院内小屋的门曰户,院墙的大宅门曰门。 对应于涣初六的“用拯马壮”,初九是筹备未来之时,如果只呆在屋里无所作为,不预做打算,将来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 无咎,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闷在屋里不出去,信息就闭塞了。 在此指签订协议后就坐等未来而不预作打算的话,未来的路就会被阻塞,将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九二:不出门庭,凶。 洪水到来还在家里不跑,当然凶了。 钦差来到,如果你还是象过去那样呆在宫内惟我独尊,那就不合时宜了。 涣九二钦差到来,钦差来了就要了解情况,主人公就要带着钦差到处走走看看,介绍情况。 不出门庭,比喻不做配合,消极怠慢,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这样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好处。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丧失时机、违背时义到了极点,愚钝至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洪水及身,自救为先,当舍则舍,不能什么都带着。对应涣六三“涣其躬”,处于交出权力的阶段。 节,分开,分解。 嗟若,忧感,叹息悔恨的样子。 这时不交出权力接受制裁,就会面临帝辛方面的巨大压力,大势所趋也,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不要犯这种无谓的错误。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因为不节制导致的嗟叹,又是谁的过错呢? 六四:安节,亨。 洪水漫漶,事实已无法改变,当接受这个现实,平静地对待处置。针对涣六四“涣其群”,解散内阁。 安,平静,稳定。安节,平静地分解。指平稳、顺利的进行权力交接。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安于节制之所以吉祥,是因为承接了上道,遵奉了君上的意旨。上,指帝辛。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洪水泛滥,生存危机,此时以苦为乐,乐观求生才是最好的态度。 甘,味美。以分解为乐事。 对应于涣九五的复归平民身份,是说在告别仪式上不要流露出心中的痛苦。 不留恋、洒脱地放弃王位显居,这时无论前往何处定居都会受到人们的热情接待。 放倒虚名是必然的一个步骤,搬出王宫是形势所趋,顺水推舟的事,以此主动换来帝辛彻底的松懈和自身将来行动的隐蔽,何乐而不为?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洪水持续不退,死伤者陆续不绝,此时如果还墨守于此,实为不智。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 九五之后,姬昌已经是平民了,如果还是在城里居住,随便一个小吏、随便一个借口就可以骚扰他的生活,而他也只能逆来顺受,无法发作。此即苦节。 苦守于此毫无意义,所以说贞凶,这种想法的不对的。 悔亡,让所有的后悔消失,即让苦节之事消失吧,离开这里远远地。岳飞之苦守忠义而就义风波亭,也是苦节。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苦节的想法之所以凶,是因为这样将导致未来的路越走越窄,以致走投无路。 难点提要: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通常理解为:不出屋门,就没有灾祸。这是因为把“无咎”解释为没有灾祸。 我们看《象》的解释:“不出户庭,知通塞也。”明显地,这里指出“不出户庭”会导致知通闭塞,是不好的事情,怎么会“没有灾祸”呢? 在序文第六部分,笔者分析了《周易》中“无”的用法,其中“无咎”、“无悔”之类,都做“毋咎”、“毋悔”,指不要犯过失,不要做出让人后悔的事情。“不出户庭”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毋咎”纠正的就是这样的错误,全句是说:不要犯不出屋门这样的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