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人民中学内的“汇文女中校长旧居”,建于1887年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人民中学古建筑“身份证” 首位中国人校长刘芬资 中山路178号,南京的繁华中心之地,人民中学的校园坐落于此。校园里,秋天的暖阳照着操场上奔跑着,跳跃着的男孩、女孩们,十几岁的青春面孔散发着朝气……操场的一角,一座二层灰砖红窗小楼显得宁静而端庄,恰似一位气质高贵的淑女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一切。这座小楼“生”于1887年,和这所学校的年纪一样大——125岁。当年,它的名字叫沙小姐学堂。看着小楼,时间仿佛倒回,125年前的5月,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士带着6名幼女,来到这里,办起了一座小小的教会学校…… 记者 黄艳 沙小姐学堂时期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开始在中国出现;洋务运动时中国也开始创办新式教育,这些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学馆私塾封建教育,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开始萌生。1887年(清光绪13年)5月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士从芜湖带着6名幼女来到南京,在干河沿(今汇文里)量地建屋初创学校,其最早是一所接受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津贴的教会学校。 建校之初 仅6名女学生 这所教会学校始称沙小姐学堂,不久改称女布道学堂,规模很小,开始就只有学生6名,教员1名,学校至1899年正式设置初中部。 这些,几乎是现在人民中学所有的关于沙小姐学堂时期的资料了,由于年代久远,沙德纳当时的照片也没有保留下来。至于那六个学生,近几年来一直研究校史的语文老师钱敏推测,可能有沙德纳的孩子,也可能有她朋友的孩子。 灰色小楼 见证125年校史 所幸,当年最大的物证得以保存,这就是现在学校称为汇文楼的那幢灰色小楼。 走到校园内的小楼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楼的“身份证”醒目地安装在红色大门旁。这是一块黑色的方正石材,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0月确定其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编号是2008011,名称为“汇文女中校长旧居”,文字说明该处原为汇文女中校长在民国时期的寓所,建于1887年。在一侧,也有一块牌子,标明汇文楼建筑面积745.4平方米,是砖木结构,修于2007年。 人民中学的老教师回忆,这幢楼一直都在使用中,而且保存得很好。外表是灰色,而内里的木材,包括窗户、楼梯、地板都是红色的。 以前,这里是校长的寓所,但后来,成了学校老师办公的地方。“一直都很爱护。”老师们记得,2007年是用的“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汇文楼进行了整修,原先比较好的地方,不动,对于一些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了修葺。现在,这里是作为音体美的教研室和体育器材室及学生工作处的办公地。 校史沿革 1887年5月 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士初创学校,称沙小姐学堂。 1899年 正式设置初中部。 1902年 命名为汇文女子中学。 1927年 首次由中国人任校长。 1937年 抗战爆发,学校一度迁往上海,与其他教会学校合并为“联合中学”。 1939年 学校迁返南京。 1942年 汪伪政权在此设立“同伦女子中学”。 1945年 抗战胜利,汇文女中复校。 1951年 学校成为在政府管辖下的一所私立学校。 1952年10月 南京市文教局接办汇文女子中学,并改名为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 1968年至今 校门前中山路改名为人民路,学校随之更名为南京市人民中学,是一所男女同校的完全中学。 汇文女中时期 从1887年的沙小姐学堂,到1902年正式命名汇文女中,再到1952年的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学校共培养2767名毕业生。这里走出过中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刘恩兰,走出过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亚洲影后”程月如,中国城市气候学奠基人周淑贞、美国著名桥梁专家高训铨、全国著名肾病专家邹燕勤……那个时代,只有经济不错的人家的女儿才能上得了中学,她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她们的老师又是什么样的人? 沙轶因:女学生中的“地下党” 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当年只有15岁的沙轶因,在南京汇文女中读书。沙轶因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一直想为抗日出力。当时,南京大中学生举行全市学生抗日救亡示威游行。当学生游行队伍接近汇文女中时,沙轶因与同班同学林琼一起联系了一些其他班的同学,也冲出校门参加了游行队伍。 后来,沙轶因和林琼在汇文女中建立了秘密的读书会,又参加了学联。读书会后来发展到20多人,大家一起秘密阅读进步书刊,并讨论。 1937年,日军向华北大举进攻,这时,沙轶因和各校的同学们成立了南京学生界抗敌后援会。他们组成宣传队,曾和十多个同学一起,带了宣传抗日的漫画到新街口、大行宫一带进行街头宣传。 沙轶因在后援会里负责女同学方面的工作,还组织女同学学习救护知识,请医务人员来教大家关于伤员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护常识,以准备在必要时动员女同学上前线救护抗日战士。1937年9月,沙轶因和林琼进行了入党宣誓。 后来,沙轶因成为中共南京市委地下党组织学委副书记兼女中分党委书记。 前卫校长刘芬资教学生如何择偶 汇文女中在1927年之前,一直是外国人任校长,直到1927年,汇文女中首次由中国人任校长。这位首任中国人校长叫刘芬资,早年就读于南京市汇文女子中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硕士。 1927年10月,刘芬资接任汇文女中校长,并且一当就是10年。抗战胜利后,恢复汇文女中,1946年2月,刘芬资又继任校长,直到1947年底离任出国。 针对女子中学特点,刘芬资制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希望培养出的学生,能立足社会,为国效劳,与男子并驾齐驱,同时也是懂得家政的贤妻良母。刘芬资要求学生做新时代女性,不爱慕虚荣,提出服装要“雅观,适时,合体”,而她自己总是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穿一袭典雅大方的旗袍,不施粉黛,不佩饰物。 她教导青年女学生对于婚姻的意义要有深切的认识,要有正确的择偶标准,双方要互相了解,才能有美满的结果。提出“青年对于成婚的本务,要男女青年各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共谋人生的幸福,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开辟一条光明的大路”! 学生一学期最多可请三次事假 刘芬资提出“诚毅勤朴”的校训,并于每学期开学之际,对全校学生进行校训释义以作赠言。要求学生牢记“诚”字,她认为“学生为知识阶级,尤应崇高俭朴”。汇文女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身达官贵人之家的。但不管什么人,一入校,就要遵守校纪校规,言行衣着,包括宿舍用具,都有严格要求,不得特殊。 为了学生在校内外教育不相悖,每学期刘芬资都要以校长的名义,给每位学生的家庭发一份“致各家长请与学校合作书”。每学期学校还发三次成绩报告给家长。 当时规定学生请事假时间,一学期最多三次,累计不超过三日。当时有一个学期学生请病假较多,又逢中国运动代表队在奥运会上名落孙山。刘芬资就专门撰写了《健康的问题》一文登在《汇文旬刊》上。在文中,教导学生应如何保护脑、眼、鼻、皮肤,告诉学生要加强锻炼,注意饮食与服饰卫生。 英语课和音乐课都由外籍教师授课 刘芬资反对单方面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1935年5月4日,学校举办“成绩展览会”。内容很丰富,有教研组长对各科内容的详细介绍,学生数理化笔记,学生制作的动植物标本,绘制的地图,还有学生的日记,外出考察的报告、习字簿、绘画和劳作制品。展览轰动了石城,参观者多达八千人次。 1937届校友吴珉回忆,1936年上初一第一学期,教英语的是一位英籍女教师。那时使用的英语课本是“直接法英语”,好像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英语老师以图表,运用英语直接教学的教法使学生容易接受,记住单词和句型。那时教音乐课的也是一位外籍女教师。胖胖的,身材高大。即使在冬季,也穿得很单薄。那时的音乐课本是101首外国歌曲。如马赛曲、我的家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