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谈科举匾额的励志之效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京日报 作者:姚远利 佚名 参加讨论

    笔者因所藏的六百余面匾额多与中国科举制度相关,故以“科举匾额”命名所建博物馆。
    对于“科举匾额”,笔者试为其作如下定义:“国家为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合格被录取而获得相应等级科名(学历)的士子,依照国家旌表制度所奖授的匾额”。
    匾额,两千多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用于朝廷官方和民众生活的所有领域,门类众多。笔者之所以独选“科举匾额”,首先,“科举匾额”主要为官方奖授,权威性最高,因属古代功名范畴,且与仕途相关,也最为古人所重。
    “科举匾额”多为主持科举考试的高级官员题写。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书法造诣极高,榜书大字风格各异,观赏性强,用典丰富,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劝勉激励之词,令人品味无限。

    

    

    在笔者集藏的众多名人匾中,北京进士邵庚曾题写的“选拔”二字匾最耐人寻味。选拔二字首先表明该士子为按制度选拔而出,再则表明该士子凭借实力而非舞弊,第三层含义,邵庚曾本人身为考官慧眼识才。
    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古代难以计数的各类匾额之中,唯有“科举匾额”科名阶梯层次分明,名次高低有序,体系完整,主线清晰。
    “科举匾额”是在宋代重文抑武、科举制度更为完善的状态下出现的,是科举制度与国家旌表制度相结合,用匾额将科举功名物质化、艺术化的结果,强调了教化作用。
    “科举匾额”虽始于宋,但时至今日,真正宋代的木石“科举匾额”已如凤毛麟角。本馆虽有两面题刻宋代年款匾额,但是明清重制的。古人对“科举匾额”态度诚实,故重制时都刻有“重修”二字。现多数贩宋元匾者,皆将“重修”二字剔除,以求高价,反而失去了文物价值。
    宣扬教化,是匾额问世的重要功用之一,汉代已经确立为国家制度。这在《后汉书》中有载录:“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这项制度为各王朝所承袭,成为移风俗、美教化、安邦治国、维护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手段,以致对社会治乱和国家兴亡产生巨大影响。
    一面面匾额高悬于登科及第士子家大门之首,一方面标识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之荣耀,从教化角度说,则是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和楷模。尤其是高高镶嵌在精美牌坊牌楼上的“科举匾额”,更是影响和引导无数人踏上追求功名的科举之路,使读书做官成为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将“科举匾额”的教化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正是“科举匾额”在教化中的宣扬,在宣扬中的教化,帮助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年之久。
    “科举匾额”作为教化形式,其持久性、彰显性、观赏性和潜移默化的特征,无论现代传媒如何发达也难以替代。古老的传统文化,用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形式来传承效果最佳。因为匾额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