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南联大的书籍,我最近先后读到了数种。就我个人的阅读而言,尽管这些书籍的确以各自不同的视角,最大可能地展示了联大风貌,揭示了联大精神,但是,若说缺憾,却也并非完全没有——比如,以讹传讹与细节缺失之处自不必说了,而以今人的文字重新书写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联大岁月,其中间或会有一些“溢美不实之辞”,也实属在所难免。以是,针对于西南联大,时人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原始记录就显得非常难得,而由联大人所写的有关联大的原创文字,则更属难能可贵——新星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联大八年》,正是一部由联大人集体创作的、能够真实反映西南联大精神面貌及其时代氛围的珍贵文献。 《联大八年》原由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是唯一一部由联大学生自行组稿编撰出版的联大文献,书中收录的文字则多系联大师生所写,内容涉及联大校史上一系列比较重大的事件,联大人的衣食住行与生活片段,以及联大教授的生平事迹和联大学生的助教、兼差、从军、译训、社团等各种生活实录——从联大成立的经过与背景,到联大辗转迁徙的过程;从联大的各种学生组织与大小活动,到联大人的日常消遣、伙食住宿,可谓事无巨细,均有着十分详尽的记录。而我们从中读到的,则不仅有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联大逸闻,像联大教授“跑警报”的趣事,联大学生在简陋的校舍内常常需要撑伞睡觉的场景;我们同时也读到了许多史料失载的联大“阴暗面”,像某些联大职员的尸位素餐,校方的奖罚不明,以及联大的小圈子作风和个人自由主义……,诸如此类。这些丰富、生动的细节不仅弥补了一般史料的缺失,它们通过联大人的文字记录下来,也尤其带有一种鲜活的时代感与现场感。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一个奇迹,无疑是后人普遍的共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座丰碑、创造出这个奇迹呢?而作为一座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大”字又究竟体现在何处呢?从《联大八年》收录的文章来看,组建于非常时期的西南联大位置偏僻、校舍简陋,厨房脏、伙食坏,即便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其条件之恶劣也已然达到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境地。然而,正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联大人却创造了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其中联大教授以身作则、堪为师表,自不待言,联大学生则秉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传统,以联大为民主堡垒,走出象牙塔,将自己的爱国热忱付诸行动。师生之间敬礼有加,互相砥砺,他们共同印证了冯友兰先生所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西南联大之所以办学成就斐然,从中不难找出答案。 联大掌门人、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客气地说,当下的大学恰恰多的是大楼,少的是大师。于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今社会大学教育滑坡,学生素养下降,已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今天之所以重提西南联大,就是为了学习联大的教育模式,以重新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就首先需要了解联大成功的秘密,汲取联大办学的经验。从这一点上说,《联大八年》无疑以一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为我们了解联大真相、感受联大精神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路径。 《联大八年》,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王 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