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未来的教育将会是怎样?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如何有效、优化地将大量复杂的数据服务于教学和学习?17日起,2015年教育信息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夏季研讨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是国际教育媒体和教育技术领域核心学术组织,对引领教育技术的发展、培养新兴学者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方面表示,近年来,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纷纷移师中国大陆,说明中国的学术活跃度大大提升。 本次会议由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办,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协办,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承办。国内外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受邀出席会议,围绕大数据采集标准、学习设计、MOOCs和开放教育、新媒体和新技术、教学设计师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方面表示,本次会议还特设了“教学设计师”、“Edchat网络社区”、“反思性思维”等虚拟会议,以促进学习和知识分析等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对话和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专家任友群接受采访时谈及时下流行的“慕课”教育时直言,并不认为“慕课”对教育方式具有颠覆性意义,它是新技术条件下教育教学方式的补充。任友群说,“慕课”教育可以完成固定讲授类的课程,但讨论类、互动性强以及实验性课程仍需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课程+“慕课”的混合教学形式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研讨会上,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的DavidWiley教授重点对“开放”进行定义,深入阐述开放性带给教育的变革,以及未来教育的各种可能性。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CurtisBonk教授主要探索自主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包括常见障碍、困难,动机及成就等),并阐释出通过运用OER、OCW、MOOCs等开放资源所带来的变化。乔治亚州立大学StephenHarmon教授侧重探索拥有促进教与学潜力的新兴技术,并提出一种检验它们为教育带来优势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则提出了技术丰富环境下的创新学习设计实证研究的初步发现。 谈及开放教育下的学习,华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系教授来凤琪表示,这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特别要分析学习者的状况,即所谓因材施教。 会议期间,由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领衔翻译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同步首发。该书不仅为研究传播与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视角,也为教育技术的未来研究指引了新的方向。据介绍,从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到信息与传播技术领域的研究,全书扩充至9部分74章,包括了方法论、教学策略、评估、设计模型、实施和技术整合等,基本涵盖了教育技术学的全部领域和内容。任友群透露,第四版增加更多的全球教育技术新变化,并收入了中国学者的文章。 当日,任友群在研讨会上就信息技术课程高中课标修改话题做演讲。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信息技术课高中课标修改应关注内容更新,以及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衔接。他认为,课标修改还应注重如何使信息技术成为真正有益于培养孩子创新技能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增加一门需要考试的课程。据悉,未来中国部分省市或将把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科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