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拥有众多欣赏者和巨大的影响力。作为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流行音乐凭着它对感情的真挚呼唤,对感性生命的生动表现,凭着它的风趣幽默、通俗易唱,风靡于年轻人之中。由于旋律简洁明快,歌词通俗易懂,更受学生的青睐。有学者认为,流行歌曲实际上是现代都市“民歌”。其实,古代的词最初也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流行时间久了就变为经典的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的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其实是异曲同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注意热点,在课堂上恰当使用。《最浪漫的事》那深情的旋律容易感染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那朴实的歌词容易敲击学生的心灵,产生心灵的共振。流行歌曲和古诗词,形式不一样,但是诠释着相同的情感,可见,流行歌曲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古诗词就能达到无须教师教,而学生能自悟的境界。 词与音乐本身结合得就很密切,因为古诗词本身就是配曲而作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流行歌曲,把诗词中的视觉感受拓宽到听觉上,把被音乐的感染移植到领会诗歌语言上,更能让学生接受,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用诗词熏陶儒雅气质 新课标对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做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其实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吸纳,二是倾吐。上文所述运用现代元素理解古诗词,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好地感悟古诗词,这就是吸纳。但是,学习古诗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果学生能“胸有古诗”,在言谈习作中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几句古诗词,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有底蕴有才气,我们就像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学生学习古诗词才会有乐趣,那就是倾吐。因此在课堂上就必须大量地运用古诗词来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用古诗句,让学生在不自觉中体悟古诗句的妙不可言。比如在学生想象村里美景时,学生描述池塘里的荷花,我就引导学生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描述屋前的绿树,远处的青山时,我与学生一起吟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评价学生的回答,我也尽量运用古诗古句,比如在欣赏“醉”的时候,学生说,老夫妻俩陶醉在自家村边的美景时,我适时吟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老夫妻俩陶醉于儿子的勤劳乖巧时,我顺口接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老夫妻俩还沉醉于他们的相濡以沫中,我就总结道“情到浓处最是真”……当学生卡壳时,我以“一切尽在不言中”来为学生解围;当学生一时失语,我就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外在开头的导语中运用“也傍桑阴学种瓜”来描述现代人对“农家乐”的兴趣,在最后的结尾中,辛弃疾想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使学生感悟到,词人多么希望天下的黎民苍生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凡此种种,一方面是熏陶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给学生做示范,在言談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修养。 酒是陈的好,茶是新的香。古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用现代学生熟悉的方法来学习古诗词,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同时,我们更应该用古诗古句来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古今之间漫步,做到今法学古,古为今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化底蕴。作者:朱和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