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详细可以参考,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25页;郭齐勇 :《郭店楚简〈五行〉的心术观》,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庞朴:《三重道德论》,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梁 涛:《简帛〈五行〉新探 ——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黄俊杰:《孟子后学对身心关系的看法-以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为中心》,《孟子思想史论》卷一,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10月版,第75页;杨儒宾:《德之行与德之气——帛书〈五行篇〉、〈德圣篇〉论道德、心性与形体的关系》,收入于锺彩君主编:《中国文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年,第417—448页 。 [2] 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25页。 [3] 梁 涛:《简帛〈五行〉新探 ——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 》,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4] 参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 藏克和:《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6]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此“目”乃是“眼睛”的象形,将它隶定为“直”,认为“直”的造文初义为“举目正视”,但斯维至先生认为“德”字之“目不是象目(眼睛)之形,而是象种子之形”,并在《说文》的目部中找到例证。斯维至: 《关于德字的形义问题——答何新同志》,《人文杂志》1983年第6期。 对于“德”最初与图腾(祖先)崇拜有关的考述可见: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1948年版,第184页,斯维至:《说德》《人文杂志》1986第二期。巴新生:《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三期。 [7]如:“甲午卜,王贞,我有德于大乙 翌乙未(《英》一八六七),甲骨文“德”无“心”符。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的《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中认为 “卜辞和殷人的彝铭中没有德字,而在周代彝器中才明白有德字出现”。但对于此说异议甚多。大部分学者认为“德”在甲骨文中已出现。 [8]益卦九五“有孚惠我德”,讼卦六三“食旧德”,恒卦九三“不恒其德”,恒卦六九“恒其德贞” [9]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10]青铜器铭文中“德”字屡见。前多有修饰词,此种用例与《尚书·周书》中的“德”相同。王德培先生指出:“酒德、凶德、暴德、桀德、受德、逸德均无道德义。桀纣之行而称为德表明周初德字只当作一种‘行为’或‘作为’的意思来使用。单一个德字,既可表示善行,也可表示恶行。所以《周书》里德字前面往往加上各种修饰词,多数只作‘行为’解。如‘敬德’不是崇敬道德,而是‘警惕行为”。王德培 《书传求实札记(上)》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作者认为金文和《周书》的“德”不能直接解为“行为”,仍当解作祖先祭祀。为了表达祭祀中人之行为的重要性,所以前面多加修饰词。 [11]刘泽华认为:“周人把德看作君王个人品行,即含有对王的意志行为的某种规范意义,同时又认可了王对德的垄断特权。唯王可以‘以德配天’。参,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从神到人:春秋政治意识的转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日本学者小巷芳彦也指出早期文献及金文中体现的西周之“德”大都与君主政行相关。《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第7卷,中华书局1993版。 [12] 在研究中国早期哲学的意象与隐喻时,西方学者艾兰同样指出:“在本喻层面,“德”的意向根植于种子的形象……种子内蕴涵了每一个人的个体与作为家族血统成员的遗传的潜在的展现”。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13] 以人文化的“德”义去阐释商周文献中富含神秘气息的“德”,这种做法肇始于孔子,迄今仍被习惯性地沿用着。当我们以“德行”、 “德性”、 “道德”去观照商周文献中的“德”时,我们会困惑于这种解释的似是而非与含混不清,更重要的是这种解释会遮盖古代历史的真相,似乎传说时代、载籍以来中国就是人文化的德治乐土,以至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神秘力量曾如此有力地控制着古代中国的社会、人心。 [14]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108-109页。 [15] 同上,第110页 [16] 《论语》中“天”字凡19见,一是自然之天,二是义理之天,“命”字凡十余见,主要有“命运”、“寿命”、“命令”等涵义。参:葛懋春《试论孔子天道观 》孔子讨论文集:第一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版. [17] 《荀子·礼论》 [18]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19]可参,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编联及分篇》, 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陈伟:《郭店楚简〈六德〉诸篇零释》,《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刘昕岚《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廖名春:《郭店新出楚简试论》,《郭店简〈性自命出〉篇校释札记》第五章,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初版, 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廖名春: 《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 李学勤:《郭店简与〈乐记〉》,《中国哲学的诠释和发展——张岱年先生90寿庆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8页。 [21]陈 来:《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博藏简〈性情篇〉》, 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22]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16页。 [23]李零的标点是“虽有性心,弗取不出”,此句用刘昕岚的句逗,《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 《论语·阳货》 [25]可参梁涛:《〈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心性论》, 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中第四章 :《性自命出》的心性论与学派归属 ,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26] 《论语· 述而第七》。 [27] A.C.Gramham,“The Background of the Men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in his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Singapore: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6),pp.8. 转引于梁涛:《〈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心性论》,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28] 《荀子·性恶》 [29] 李学勤:《郭店简与〈乐记〉》 [30] 郭齐勇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 www.bamboosilk.org网上首发栏 [31] 马振铎:《自然人向“人”的转化》 孔子研究 1992年第2期 [32]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作者: 詹群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