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传统文化教育往何处去? (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环球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过去30年的经济腾飞,使中国摆脱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然而在奔跑着追赶西方的路上,我们也时常察觉和叹息:一些原本属于我们的珍贵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被丢掉了,甚至已不能清楚描绘它的本来面貌。这种东西就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周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儒家伦理、道家生命哲学和释家宗教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完整体系。
    传统并不是与我们今天分离或隔绝的对象,在传统属于我们之前,我们早已属于传统。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继承传统文化,关键是在传承中创造。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改变许多。我们需要考虑一个新概念,即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他们的著述中整个观念都是新的、现代的,它们算不算传统?我认为,这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既要继承先秦以来的古代文化,也要继承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思想在内的百年现代文化。文化一旦被固定在某个历史阶段,那么这种文化就只是文物而非文化。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和西方文化深入碰撞之前,整个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儒释道三家完整的精神哲学,创造了唐诗宋词等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产品,形成了酒文化、茶文化等丰富且独特的物文化,还给后人留下孔子、李白、苏东坡等杰出文化人物的人格精神。
    必须承认,现在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实际是在经过西方思维训练后进行的,可能已经很难捕捉百分之百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传统和东方文化真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迅速渗透,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摩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相反,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方许多潮流和走向有着明确的界别。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概念特别强烈。而当下主导世界秩序的西方力量恰恰相反,认为“天下为我”,想尽办法攻城略地、掠夺资源、奴役当地人。而中国古代攻城略地之后,从不会将占领之地民众当做奴隶。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平等意识,是中国人处理伦理关系的最基本诉求。西方其实是等级社会,少数精英控制着所有资源,决定其他社会成员的命运,而中国自古以来是平民社会,两千多年前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平等口号,而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实践一直不主张放纵人欲,倡导节制欲望,因为中国人知道,人的动物性若不加节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失衡。而西方资本主义是以利润最大化和享乐主义为目标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希腊骚乱和华尔街抗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