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早晨我到浙江医院去接娘舅出院,在医院遇见一位非常“怪异”的老者。和这位老者的一番畅谈,我感触颇深。 为什么说他“怪异”呢?这得从我们的谈话内容说起。 一怪:这位老者的经历 老者参加过八路军,是一位抗日老英雄,是八路军第一支坦克团的文工团团长;参加过解放战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他的生平就是中国近现代一部抵御外敌和解放全中国人民的现实历史。从老者的言语中,我知道了什么叫“弱国无外交”,什么叫“屈辱”,才知道网上印度人为什么被叫做“阿三”,才知道越南人为什么叫“安南”。 二怪:老者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观和对现在大学教育的看法 老者很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他说,我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上过大学,但都是专家,科学家!他说,我认为现在读大学叫“狗屁”!他说,现在大学培养的是“通才”,不是“人才”。 我回家之后深深思考了老者的话。老者的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确确实实反映了现在教育的弊端。和他的交谈,使我想到了我国国学大家,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大师关于科举制度的一番真知灼见。 我国科举制度的优劣任先生一一梳理过:唐朝考诗词文学,宋朝考地理时政,明清考八股,目的是以求才为本,考题没有标准答案,以文章来创造性地阐发主题。后来明清时期的八股文之所以名声不好,就是因为考生必须按照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写作答题,才走到选拔人才的死胡同。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直接借鉴了我们的科举制度,二战后的德、日、法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都确立了现代文官制度。可见这种制度有它的优势所在。科举的特点在于鼓励自学,始终把自学放在第一位,而它的优势在于公平,严格。很多人批判科举,其实是在批判八股文。科举的问题出在内容而非制度。科举制度是非常先进的。 我非常赞同任先生的观点。现代高考制度以分数定成败,扼杀了很多优秀人才的再学途径。怎样给自学者开辟一条途径,并给予平等竞争的机会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现在教育要改革的不是内容,而是制度。我们不能一味批判传统教育到底有多少错,因为在那个年代,根据国家的国情,是需要培养所谓的“通才”来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而当下,我们需要的是“人才”,而并非是“通才”。任先生倡导恢复科举制度的核心用意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人成才。国家有什么人才标准,那么只要你达到这个标准就合格,不管考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要顺应人的天性,需求是第一生产力。我反对学校“包办学习”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一味硬塞给学生,不考虑学生想不想接受,能不能接受。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自己。这正是我为什么一直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因。四十五分钟的课,我有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讲课,不明白或者不会的地方我才出来点拨。这是我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走访了数十所学校,借鉴和吸收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得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实用,也很有效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学会遇到问题时怎样去处理问题,当遇到困难时学会创造条件从而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现在的我,还会在闲暇的时候一遍又一遍看任先生的视频,聆听他的指导,在教学上坚守自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贡献我微薄的力量。(陈小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