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中国高校如何“教而得天下之英才”?(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深圳特区报 佚名 参加讨论

    2“不拘一格降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何以可能?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确是教育公平观的重要体现。但是,这种教育公平观又有它天生的“不平等”,因为一张卷面上的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不仅忽略了人的智商上先天的差异,也往往会扼杀人的个性上的差异和创造性人才的特异性。“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已经去世一年多了,然而,除了他对中国科技事业留下的伟大功绩外,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他晚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高校何以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这一切中中国高教时弊的“钱学森之问”就像那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李约瑟之问”一样,具有异曲同工之效,且更具有直指本根之深,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理念之根的反思。
    何为“教育”?“教育”者,既要“教”,又要“育”,两者兼之,教、育并举,育人为本;“教”者,启蒙教化,所谓“苟不教,性乃迁”,“教不严,师之惰”也,“改造本能”,造化新人,变生物人为社会人;“育”者,给养哺育,循循善诱,启迪良知,“开发潜能”。所谓创新型人才培养,其前提又与独立人格之养成、自由表达之氛围不可余缺。
    其实,从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观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反思与探讨历程。当初小平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记得当年上海1978年高考语文卷有一道作文题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吗?”),知识吃香,读书光荣;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大学生中渐渐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于是,对“能力”培养成了高教界的关注的重点。90年代中期,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敏锐地注意到新一代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在个性人格的塑造与道德情操的养成上出现“短板”日显,文化素质教育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从“知识”的传授到“能力”的训练再到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这就是高教界对人才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纠偏,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育人”而非“制器”乃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样,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正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成果,创新不仅是知识的堆积,也不仅是能力的显现,而更需要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这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本人曾力图借鉴中西文化,概括提炼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来加以阐释,即“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
    “转识成智”语出佛教唯识宗,是讲要把“有漏”即有烦恼的“识”,通过修行悟道而成“无漏”即没有烦恼的“智”。我想,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要重在“知识”背后“智慧”的开启,而不只是知识的扩展。创新人才需要有厚重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视野,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解乃至于跨接转承的运用,不仅需要精雕细琢的硬功夫,而且需要运筹帷幄的大智慧。
    “化性为德”改自荀子,他并不同意孟子的先验的“性善说”,而认为“化性起伪”(“伪”之本义即“人为”),“积善成德”,也就是经后天的人为教化,才能达“途之人皆可为尧舜”之境界也。也就是强调要改造本能,变自然人为社会人。
    我认为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教育的双重功能。当然,高等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不能光讲通识。但大学要有大爱,必须要将“问学之道”和“成人之道”相结合。今天,当全世界都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而惊诧不已时,我们是否思考过高等教育的责任呢?其始作俑者中有不少正是各种著名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高手”,他们挟持着各种花样翻新的“金融衍生品”的利剑而翻江倒海。我以为,“转识成智”与“化性为德”也是一切人类教育的根本宗旨之所在。
    此外,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不可缺少专业教育的打造。不管当今的大学教育中多么需要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高等教育毕竟是专业教育,就是大学本科也总是有专业分工的。但专业教育不能等同于职业培训,因为“教育(education)”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简化为“训练(training)”,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部分,我曾经在一个国际高等职业教育论坛上强调指出,职业教育也不能只是技能培训——职业也是一种“事业”与“志业”,技能也同时是一种“艺术”和体现出“道心”——所以,我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转识成智”,“化性为德”,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还得“以业为志”,“由技入道”——
    “以业为志”受启于西方语言中之“专业(profession)”与“职业(vocation)”概念的多义性(如马克斯·韦伯曾以“精神工作作为职业”为题做过系列讲演,其中一篇《以学术为志(职)业》最为著名,德里达也曾经以“专业何谓?”谈他的“无边界大学”理念)。所谓“专(职)业”,又是“志业(志向、事业)”和“声明(承诺)”,是“使命”与“职责”,乃至于“神召,天命”之意。其实,中文中也有“敬业如敬神”之说,比起岗位技能的“应知应会”来,专业操守和职业精神更为重要。
    比如,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的“医训”就应该是所有从事医学事业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各门专业也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训诫与规范,这也应该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想,这也是人们语垢多年却几乎难以解决的“学术腐败”的治理之道。当然,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强调敬业精神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对所读专业只能“从一而终”,就业取向只能专注一业,不能旁骛选择,而是指应该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我以为现在的大学生求职时不必过分强调所谓的“专业对头”,而完全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否则很可能是“高不成低不就”,只要你有这种敬业尽职精神,我相信不论在任何岗位上,你都能做出显著的成绩,取得人生的成功!所以我很欣赏杨福家院士在任复旦校长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复旦毕业生的词典中应该不存在‘专业不对头’这个概念。”
    “由技入道”源自庄子寓言“庖丁解牛”,解牛之技之所以能手舞足蹈、“游刃有余”,出神入化、“踌躇满志”,何也?是因为谙熟的技术操作已经转化为一种精湛的艺术创造,变成了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的愉悦,化“技”为“艺”,进而就可入“道”,对于高科技时代的现代高等教育而言,“技”之掌握不可与缺,然“技”之所长,必须有“道”之制衡。由形而下之“器”到形而上之“道”乃创新人才成长之必经之道。
    总之,创新人才的培养并无统一模式,求异性和多样性正是创新的基本要素。高考改革,不仅要在“怎么考”、“考什么”上动脑筋,更要重在“怎么招”上下工夫;既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又要突破“一张考卷定终身”;既要体现高校办学自主权,更要保障公民教育权利公平公正,规则公开,机会公平。只有“不拘一格‘招’人才”,才能打破框框,鼓励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从而保证各种创新人才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