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于文革之后,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主旨为非中文系学子“补课”的大学语文,进入新世纪后,迎来了一个分化、争议的发展迷茫期。完成“补课”任务后,大学语文往哪走?近日,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等语文教学会议上,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议。 三十余年中,大学语文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初,大学语文蓬勃兴旺,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为非中文系学子必修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经济运动之中,人文精神普遍陷落,人文教育空间被挤占压缩,大学语文从必修课转为选修课,甚至出现了存废之争,在大量高校的选修课上消失。从学科内部来看,体制的忽视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普遍下降,教师满足于对篇章字词的条分缕析和对思想内容的总结概括,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高四语文”的称谓就是这种抵触情绪的表露。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人重建文化自觉,人文教育曙光初露,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建和改革提上日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时至今日,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究竟如何? “虽然上面很重视,也发了文件,但是现在全国开大学语文的学校依旧不是很多。”温儒敏告诉读书报,目前大学语文的开设情况有几类,一种是根本不开,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开大学语文课程的很少;第二种是开了大学语文课,但是为选修课;第三种是把大学语文开设为必修课,但也有不同情况。据温儒敏介绍,很多教材编得非常好,也贯彻了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但把大学语文课上成了类思想课、类道德课程。 那么,进入新世纪的大学语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徐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称,他遇到过非中文专业的各学科的教学管理者,他们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差异还是很大的。理科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解决理科生写作能力太差的问题,着重在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非中文的文科提出,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够,能不能在强化人文素养上下功夫。他提出,应该针对非中文的文科、理科学生,在阅读的量和教学方法上有变化,但集中起来,大学语文应该解决的还是非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问题。而文学教育,应该成为传承母语文化,传播中华经典的重要载体。据了解,早在2007年,徐州师范大学就修订了教学方案,明确要求非中文专业的本科生都必修大学语文。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在校内做了个问卷调查,98%的人认为可以取消大学语文,于是当时教务处就把大学语文课程给取消了。基于一种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不顾年事已高,组织了一个高等语文的教学队伍,以《高等语文》为教材,进行了持续五年的高等语文实验教学。当时,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等语文课型和组织方式是非常特殊的,不是一个大学语文科研室来承担教学任务,而是由大牌教授王宁亲自挂帅,组织语言类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以及文艺课的一批“教得最好、眼界最宽广”的中年教师来参与教学。课程的效果出人意外,学生排着队来抢着上课,“高等语文”成为一个教学品牌,2009年终于列入北师大非中文系的文科本科生的必修课。 在王宁看来,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大学语文不是中学的补课,不需要讲改错别字,大学语文要让学生有新鲜感,学了之后有成就感,不能让他觉得到了大学还是在延续‘高四高五’。第二,大学语文不是大学中文系各门功课的拼盘。我们的共识是,你去讲课,你就是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专业课上到大学语文中去。”王宁还表示,“不一定做了教授、博导,就一定有人文素养。要把大学语文放在高境界去看,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小儿科。大学语文应该是高于一切学问的这样一门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迄今为止,美国名校的“经史传统”依旧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确实非常有效地达到了“打造精英”这一大学本科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应该通过语文的途径,提升学生对人类知识、人类文化的准确认识。”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表示。(记者 陈香 来源: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