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华裔学生中华文化适应的几点思考 多样性既是华裔学生中华文化适应的特点,也是我们推动他们适应和认同中华文化的难点。学校要在把握问题特殊性的同时掌握其有关规律,制定工作方案。 1.学校最好在华裔学生入校时对其文化背景开展摸底调查。文化背景的不一使华裔学生的文化适应呈现多样性特征。学校可以首先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筛选,然后分层次灵活辅助,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华裔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2.根据文化适应的阶段性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在第一阶段蜜月兴奋期,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猎奇、旁观心态以及生活中的不适应感,进行适当的入学教育和中华文化概况以及国情教育。第二阶段文化休克期,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多数思乡、沮丧,学校可以采取一些主动干预的措施,推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第三、第四阶段,可以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升华裔学生对中华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的认识。 3.加强华裔学生身份认同、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华人就应该学习汉语”是华裔学生基于种族认同和对中华文化认同产生汉语学习动机,这是与其他留学生学习群体不同之处。华裔学生虽来自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几乎都有着共同的家庭特征: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一般都把家庭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种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华裔学生对汉语及汉语文化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都远远高于非华裔学生。另外,激发华裔学生的身份认同,有助于增强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可以在入校初期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开设专门针对华裔学生的短期培训班),增强华裔学生的身份认同感,进而逐渐过渡到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认同。 4.帮助华裔学生拓展文化适应路径。在社会生活中,和支配群体成员的交往与同化存在正向关系,交往越密切,结构同化的程度就越高。多数华裔学生留学之后,中文水平有明显提高,对中国了解增多,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善,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比来之前有所加深。一般而言,参与社团或其它集体活动较多的同学,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越强。 5.发挥华裔学生社团的作用,让老生做新生的“文化适应导师”。学生社团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华裔学生在外学习、生活的第二个大家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华裔学生社团,通过召开文化适应经验交流会,选择高年级学生做新生的文化导师等措施增加华裔新生的对外交流,在初级结构层面上促进他们适应新文化环境。 6.增加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特色的社团和活动,推动、吸引更多的华裔学生参与。从调查结果看,华裔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目前很多高校重视多元文化的推动,往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入了很多外国文化的元素,而忽略了中华文化的本色。很多国内学生对国外文化了解得很深,而对本国文化却含糊不清,丧失了本土民族的文化气质。所以,国内高校应该重视本土文化的教育。在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这样多元文化气氛浓厚的侨校,更应该加强传统特色文化的教育,否则学生很容易被其它国家文化影响感化,华裔学生来华学习中华文化的目的也可能难以实现。学校可以采取增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中华文化节”、“中华文化游艺节”等手段,以保持校园文化中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7.完善、改进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华裔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文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讲究课堂效果。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习者提供中国主流文化的范例,也要主动了解学习者的母文化,提供多国文化范例,甚至也请他们提供案例,以激发学习兴趣。 8.加快开发、完善学校留学生辅助项目的建设。目前美、加、澳等一些留学大国在这方面开展较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其内容主要包括:(1)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帮助留学生处理日常的个人事务;(2)加强语言培训,为那些不能用当地语言顺利交流的学生提供语言辅导;(3)创造机会,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4)指导留学生进行学业准备;(5)帮助留学生了解所在国的法律规定和规则;(6)注重对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干预,设立专职咨询教师或者辅导专员。(文峰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