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新时期侨校推动华裔学生中华文化适应的几点思考(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侨务工作研究 佚名 参加讨论

    新时期迎来华裔学生来华留学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从2004年起至今,中国已在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5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与法国、俄罗斯、希腊等国家先后互设了文化交流年。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高增进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也吸引着大批包括海外华裔学生在内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据2009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 2008年1月至11月共有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499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或毕业、结业。 与2007年相比,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机构增加了48个;学生人数增加了27,996名,增长了14.32%。1978年在华留学生为1,236人,2008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达到223,499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近180倍。中国留学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来华留学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多。自2006年开始,国家对华侨学生实行国民待遇,加大了对华侨华人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力度,简化了华裔学生来华留学出入境手续。这些都将推动来华学习的华裔学生人数大幅增长。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国家软实力的建构。海外华人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海外华人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另一方面,海外华人的自身形象也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外国社会和民众了解中国社会和民众的一扇窗户。华裔学生绝大多数在中国学成后回居住国,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和学习生活经历,将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各方面留下深深的烙印。今天的华裔学生将成为未来中国海外侨务工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因此,增进华裔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今后推动海外侨务工作开展、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
    多样性:华裔学生的中华文化适应特征 
    文化适应是指处于不同本体文化的文化氛围中的主体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该文化的渐进过程,一般分为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双文化期等四个阶段。笔者曾以暨南大学华裔学生作为研究个案,设计了32个问题,对13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裔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内容涵盖了来华学习动机情况、中华文化知识背景、学校食宿条件满意度、学习环境和学校教学制度、校园文化的参与度、人际关系与社交、留学前后感受比较等七个模块。根据对访谈与问卷的分析,发现华裔学生来华留学的中华文化适应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中华文化背景层次的多样性。华裔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导致群体的文化背景多样性,文化适应的起点不一。有些学生甚至是在中国读过小学、中学后出去的;而有些华裔对中国了解甚少,又不懂中文,与其他外国留学生差不多。
    2.文化适应过程表现的多样性。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文化差异的大小同文化适应问题有紧密联系,差异越大,文化适应的过程越典型。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学生适应较快,而印尼和缅甸的学生相对较慢。但总体而言,较其他外籍学生时间短。
    3.对不同方面适应问题反应的多样性。90%左右的同学从来没有向学校提过意见或建议。这一方面说明学校与华裔学生的沟通渠道较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华裔学生在文化休克冲突期间对问题多采取避让、容忍和自我保护的态度。
    4.文化适应结果的多样性。30%左右的学生来中国读书后感觉比之前更好,60%左右感觉差不多,10%左右感觉更差。新生的感觉一般比较好,这可能与其处于“蜜月兴奋期”的状态有关,老生的感觉较差些。
    5.华裔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责任感。80%左右的学生认为中文对华裔非常重要。这说明华裔学生尽管远离中国,但大多数人仍有较强的华族身份认同感,对中华文化有本能的认同倾向。多数学生对中华文化比较关注,很想参加“中华文化之旅”活动。有位学生这样写道:“中华文化受到日韩美欧文化的影响,许多东西已不复存在,让人痛心”,体现出其基于民族身份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
    同化分为四个相互关联但又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文化、结构、生物、心理。对华裔学生而言,一般只需关注前面两个维度。文化同化意味着一个族群采取别的文化特征—语言、宗教、饮食等等。一般都是弱势群体学习支配群体的文化特征,当然在相反的方向上也有些交流。结构同化指的是不同族群之间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它主要发生在两个不同层次上:初级的和次级的。初级关系指在相对较小而且亲密的群体内发生的关系,特别是家庭和朋友圈子。这些群体成员之间有着情感纽带,因而关系是亲密的、持久的。次级关系发生在大的、非个人性的机构,例如学校、工作场所或政府内。次级结构中成员正式、非情感关系也可能会因为经常的交往而转变为初级的情感和非正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和支配群体成员的交往越密切,结构同化的程度就越高。文化适应的完成有赖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其动力一方面来自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华裔学生来中国大陆学习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其个人原有的文化基础有关,但在更大程度上与其接触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有更密切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