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应当怎样生活? 孟子有“五十衣帛”,“七十食肉”之说,这是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生 活的主张,而是关系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方式的问题。 孟子在阐述他的主张时说:“五宙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 之畜,无失其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上》)百亩之田,五亩之宅,这是孟子所理想的经济制度,是农业社会的乌托邦,并 没有实行过但是,从中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重视,这就是人类应当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或者说, 人类应当怎样生活?为什么要五十而衣帛,七十而食肉?对此可能有不同解释。有人可能认为, 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允许过早地衣帛、食肉;有人可能认为,为了体现儒家孝的原则,只能让 老人衣帛、食肉。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则是,人类要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既要满足基本 的生活需要,又不能要求过多,以满足无穷无尽的欲望。就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而言,孟子认为 这样的生活就是一种健康而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发展经济,农、桑、家畜并养,而且要“谨 庠序之教”《即发展教育事业,使子弟懂得孝悌之义,从而能够尊老养老。树桑以养蚕,要尽力 而为之,但首先要供养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因为“五十非帛不暖”,这是合乎养生道理的。养畜 以食肉,不仅要尽力而为之,还要照顾到家畜的生长情况,所谓“无失其时”,就是不到一定年 限,不能随便杀而食之,不能吃小鸡、小狗、小猪,还要考虑到家畜的繁殖等问题,(见赵歧 注),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淮南子·主术训》说:“鱼不得长尺不得取, 不期年不得 食。”这是古代很普遍的看法,也是人们普遍遵守的规则,不管是不是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 来,实际上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法、习惯法。这里不仅要考虑到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家畜自 身的生命需要。这同“君子远庖厨”所表现的“不忍之心”是相联系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问 题。之所以七十而食肉,是因为“七十非肉不饱(《尽心上》)。这无非是说,让老年人享受到 更好的生活待遇,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至于七十以下是不是完全不能吃肉,好象并不是绝对 的,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 在孟子看来,人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而且要满足精神生活;不仅要满足身体感官需要,而且要 满足精神情感需要。这就需要进行心性修养。“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 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体有贵 贱,有大小。无以大害小,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饮食之人,则 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告子 上》)孟子这里所说的“身”是指身体,但不只是形体,它还包括人的心理、精神层面,即他所 说的“心”。就是说,身体本身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但又有“大体”与“小体”之分。人没有不 爱护自己身体的,既爱护就知道保养。人应当“大体”与“小体”一起保养,但更要保护“大 体”。如果只是讲究吃喝以养其“小体”,这样的人会受到人家的鄙视。如果既要吃喝而又无所 失,即重视心性修养,那么,这样的人决不仅仅是为了“尺寸之肤”即形体而活着。这就是孟子 的身体观。 孟子的身体观是身心合一论的整体观,他既重视感官形体生命,同时又重视精神生命,而以精神 生命为人生的更高追求。所谓君子、大丈夫就是能够以精神修养为其生命存在的人。对于一般庶 民,“无恒产则无恒心”,因此要“制民之产”,使人民富起来,再修养他们的道德精神。对于 君子来说,则“无恒产而有恒心”(《梁惠王上》即使没有固定财产,也能保持道德情操,这正 是君子人格的力量之所在。 庶民虽然“无恒产则无恒心”,但并非无道德之心,无仁义之心,只是不能恒久地保持罢了。因 此,对于老百姓要“制民之产”而后使之保持其道德心,培养其道德心。这正是君子的使命。 “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万章下》)后知、后觉并不是无知、无 觉,只是修养启发其潜在的仁义之心从而实现之、扩大之。“人皆有不忍之心。”(《公孙丑 上》)推而广之,便能达之于万物,实现“仁民而爱物”的境界。“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 也。存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月。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 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同 上)人有“四端”之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如同人有四肢一样,本来是人的身体 所具有的。人无四肢,不成其为人;人无“四端”,亦不成其为人。人人都知道保养其四肢,也 知道保养其“四端”,扩充其“四端”。一旦扩而充之,便如同江河之不可御,无所遇而不至。 这就是人至所以为人的存在方式。 但是,要作到这一点,就需要人格修养。为此,孟子提出“寡欲”的主张。他说:“养心莫善于 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 下》)这里所说的“存”,是指心之所存,即存在意义上的“存”,“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 心哉”(《告子上》)的“存”。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价值存在,不只是 “尺寸之肤”的形体存在。这里所说的“欲”,是指物质欲望。孟子并不反对人的物质欲望,人 没有物质欲望,如何能存在?只有当“生”和“义”发生冲突而不能“兼得”的时候,君子才做 出“舍生而取义”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则要将二者统一起来。但是,“寡欲”是人的生存的 基本原则,也是心性修养的重要原则。寡欲之人即使仁义之心有所丧,但不会丧失得很多;多欲 之人即使仁义之心有所存,却存得很少了。 现在再联系到孟子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以及“仁 民而爱物”的思想,他的“寡欲”之说就不是没有意义了,即不是一般地说说而已,更不是一般 的宗教修养问题。从本质上说,孟子的“寡欲说”确实具有宗教修养的某些性质,但与一般宗教 不同之处在于,他是面对整个自然界的,是出于对自然界的所有生命的尊重与“不忍之心”。人 能扩充其“不忍之心”而作到“寡欲”,就能够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这 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如果放纵其欲望,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那就势必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无止 境的掠夺,进而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最终造成人想生存而不能生存的境地。 孟子特别反对统治者的纵欲与享乐,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统治者才有权力进行各种各样的 掠夺。他主张不仅要“与民同乐”,而且要与鹿麋同乐,与山川大地同乐;不仅要“察于人 伦”,而且要“明于庶物”。孟子的仁学不仅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推之于社会政治层面,而且推 之于自然界的万物,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最终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人类 不仅要“养形”而且要“养心”。“养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寡欲”而不是“多欲”。欲望是人 人都有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万章上》),当然不能取 消;但是,人应当节制自己的欲望,以满足道德情感上的需要,更不应放纵其欲望,以至无所不 为。这就是孟子所提倡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很值得现代人认真 反思。 希腊的斯多葛也主张“寡欲”,因此有人将斯多葛派与儒家进行比较,认为他们都主张人的修 养。但是,二者之间仍有区别。斯多葛派主要从人的“理智”上说,关心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因 而与西方文化的基本传统相一致,并不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孟子则主要涉及人与自然 之间的伦理关系。孟子则主要是从人的“不忍之心”、“仁义之心”即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出 发,,关心他人与自然界的万物,即不仅要尊重他人,而且要尊重万物,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 伦理关系,即所谓生态伦理。这是孟子仁学最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