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僧肇《不真空论》,同上。 [35] 僧肇《不真空论》,同上。 [36] 僧肇《不真空论》,同上。 [37]“自性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参考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105页。 [38] 唐·神清《北山录》,《大正藏》卷52,第583页。 [39] 汤用彤:“《不真空论》曾三次言‘即万物之自虚’,盖肇公显此义为通篇主旨,而用之以别于从来之异执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2页。 (责任编辑:admin) |
[34] 僧肇《不真空论》,同上。 [35] 僧肇《不真空论》,同上。 [36] 僧肇《不真空论》,同上。 [37]“自性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参考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105页。 [38] 唐·神清《北山录》,《大正藏》卷52,第583页。 [39] 汤用彤:“《不真空论》曾三次言‘即万物之自虚’,盖肇公显此义为通篇主旨,而用之以别于从来之异执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