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日电 暑期将至,如何从品目繁多的书海中给孩子淘出适合的书给孩子看?家长撰文分享“淘书”经验,一是“淘巧”,二是“陪读”。 前段看到一个家长在博客中写到:“现在的小学生,兴趣广、课业负担大、看书的时间零散,往往家长精心为孩子选的书,却被孩子扔在一边不看,钱花了,但又没什么效果……”显然,这段充满牢骚的话吐露出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声。而今,想在品目繁多的书海中给孩子淘出适合孩子看、而且孩子又喜欢看的书真是难上加难。我们姑且不去问责书店里琳琅满目,却又良莠不齐的图书;也不去责备本已很辛苦的孩子,事实上,他们在课余时间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喜好的书看,是无可厚非的;当然,我们更不能责怪自己,因为不是有一句俗话吗,“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笔者认为:最终还得落在个“淘”字上。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读什么,什么时候读,怎么读,读出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淘”的过程自然会变得愉快。依据亲历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两点经验,希望与为人父为人母者分享一下。 第一个经验——“淘巧”。首先要说明的是,给孩子“淘”书一定不要凭经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堪称传世经典,被很多家庭收藏、传诵,家长大都认为经典一定是最好的,殊不知《安》和《格》其实在以文学的方式向孩子们灌输着“善者生,恶者死”的观念,这不仅与现代儿童教育中所提倡的“人之初,性本善”理念所悖论,而且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实在显得有点极端、有点残酷、有点血腥。其次,给孩子“淘”书一定也不能赶时髦。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比如 “马小跳”之类的书,虽然立足儿童本位,孩子们爱读,但却缺乏家长们需要的“内容”。最后,还要切记,给孩子“淘”书不能偏听偏信,最好自己先读过感受一下再作决定。比如传统经典《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自己读得都昏昏欲睡,怎么指望孩子们爱看呢?相比之下,笔者目前更愿意上读书网站去看一些读者评价普通比较调质书,比如《窗边的小豆豆》或《我亲爱的甜橙树》之类,这些经过比较多的读者检验而获得较高评价的书,一般都不会让你失望。 第二个经验——“陪读”。我们要明确一点,内容再好的书孩子肯看才行。笔者总结了一下“陪读”几大好处,首先,当“陪读”的过程是愉悦且开放的时候,孩子们将会喜爱看书,久而久之会养成阅读和讨论的习惯;其次,一起看书可以增进和孩子的情感关系;最后,通过过程中的共同发觉与创意,使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得以滋养。当然,最好“淘”到家长、孩子都适读看的书,再开始“陪读”,否则会使家长的“陪读”过程变得郁闷之极。 结合亲身为孩子“淘书”的经历,向广大家长推荐两本书,第一本是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粉红色的封面,幽默风趣的故事,流畅易懂的词句,再加上那个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主人公小豆豆。书中的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劝退后,来到了巴学园,在这座奇怪但充满快乐和自由的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上午如果把课程学完,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到了夜晚还可以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位既令人尊敬、又趣味十足的小林校长,他会花四个小时聆听小豆豆说话,还会自己策划出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的运动会。他对小豆豆经常说的一句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而恰恰是这句话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最终,使别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好孩子。 第二本是巴西著名传奇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的《我亲爱的甜橙树》。这是一本作者构思了42年仅用了12天就写成的故事,在全球最大的图书网亚马逊上,几乎每一位看过的人都给出了五星的评价,而所有人在留言中都不约而同的阐述了一个共同的阅读感受——“我读了,我哭了。”书中精确地“摹拟”一个名叫“泽泽”的五岁男孩的口吻,叙述了一段温馨而伤感的生活片断,现实与童话的融合、成长与磨难的交织。泽泽聪明而早熟,然而家庭的贫穷和孩子顽皮的天性,使他成为全家人的“出气筒”,经常无端的挨打受骂。为了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委屈,他幻想出了一个自己的梦幻世界,三个冒险乐园;蝙蝠成了他的好朋友;还有一棵“会说话的甜橙树”,每当挨罚的时候他就去找甜橙树聊天。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这个世界上他最喜欢的人”——老葡。老葡取代了那棵“小甜橙树”,并使他明白了“现实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温柔与爱”,但就在他满怀希望的时候,坏消息突然来临:先是因修路而要砍掉小甜橙树,接着老葡突遇车祸。瞬间,幻想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爱离开了他。泽泽因伤心过度而发烧昏迷,小甜橙树突然来到他的窗外,这其实是泽泽与“幻想世界”的告别,与童年的告别。泽泽康复了,小甜橙树变成了一棵普普通通的小树;而泽泽虽然已经不再相信那个“幻想世界”,但面对小弟弟的询问,他最终还是把“幻想世界”留给了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