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僧肇所依中观论典中,阐述中道空观最有名的就是《中论》“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就是说要把“非有”(“无”)和“非无”(有)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空”,也就是“空”要与假有相统一才能符合中道。因此僧肇“非有非无”的中道空观,在否定断灭空的同时又坚持了一切皆空的思想,即并不是“杜塞视听,寂寥虚豁”之后才能获得“真谛”(性空),“即万物之自虚”就可以达到“非有非无”的“不真空”。[[39]] 四、结语 “本无者”之所以成为僧肇批判的重点,最主要是因其为“般若学”的代名词,研习般若者没有不谈论“本无”的,因此对于“本无”的理解也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僧肇选其普遍观点而破之,目的就在于纠正当时对于般若性空思想的误解,引导佛学潮流走向“非有非无”的中道空观。至于历史上的“本无”代表及其思想原貌,由于史料匮乏难以窥其一二,对现存文献中模棱两可的问题(僧肇所破“本无”之归属)更不敢妄下论断,只能就所见聊作猜测。 [1] 参考许抗生《僧肇评传》,第7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大正藏》卷48,第18页。 [3]“但本无一义,持者甚广。广义言之,则本无几为般若学之别名。”“本无一义,既几为般若各家所通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第一卷)第181、183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 由于学识和篇幅关系,本文不讨论玄学与般若学的关系问题,对此问题可参考罗因博士论文《“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汇问题之研究》,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3年。 [5]“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日讲肆,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僧佑《出三藏记集·序卷第八》,《大正藏》卷55,第58页。 [6] 日本·文历二年(1235),笠置寺僧宗性曾抄出,现存《卍续藏》,134册。 [7]《卍续藏》,134册,第354页。 [8] 罗因博士根据道安其它有关般若思想的作品认为“五阴本无”是“一切诸法,本性空寂”的意思。详见罗因《“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汇问题之研究》,第298页。洪修平博士论文认为:“道安用‘五阴本无’来正面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与早期译经的关系。‘五阴’即‘五蕴’,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的概括,广义言之,既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成为‘诸法’的代名词。本无,在早期译经中被用来表示‘真如’的性空之义。道安所说的本无既然不能理解为‘本来是无’,他所说的‘五阴本无’显然也不是对五阴本身存在的否定,而是具有诸法性空的意思,这与早般若译经对诸法性空这一基本思想的表述是一致的。”详见洪修平《论僧肇哲学》,第387页,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卷19,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4年。二先生这样的解读从道安的整体思想来说“诸法性空”当然完全可以,但仅就昙济引文来说似乎有些发挥。 [9] 一作慧达,陈朝(557-589)人,生卒不详。 [10]《卍续藏》,一五○册,第866页。 [11]《佑录》载道安作《实相义》,元康《肇论疏》载道安作《性空义》。 [12] 参看许抗生《僧肇评传》,第72页。 [13] 汤用彤:“无在万化之前数语,乃出于昙济《六家七宗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86页。 [14] 罗因认为,惠达对于道安“本无义”的理解是把玄学的本末关系,与般若学的真、俗二谛相牵合的,但是在道安的其它作品中,都没有讲到道安把《般若经》的真、俗二谛,比拟为玄学贵无派的本、末关系。可参考,详见罗因《“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汇问题之研究》,第299、302页。 [15]《中观论疏·观因缘品》,《大正藏》卷42,第2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