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16日召开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会,并布置了2010年中招计划。该区确定各中学要减少每班的招生人数,跨区招生总量也有所减少。据记者了解,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校萎缩的状况,其他各区县也需要研究各种政策对高中学校进行调整,包括整合或是撤销高中学校,甚至是实行“小班教学”。(法制晚报1月17日) 因本地户籍生源减少,而关闭或整合高中,实行“小班化”教学,不止发生在北京。在上海,本地户籍生源近年来也持续减少。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全市高中在校生为30.8万,2008年下降到19.3万,下降幅度达到1/3,其中部分中心城区由于人口减幅与人口导出叠加,高中招生规模锐减,甚至出现“空心化”趋势。 生源自然减少,学校教育做出相应调整,这是符合基本教育规律的。可是,这些发达地区高中学校的生源减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本地户籍生源“自然减少”,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因“制度”减少,根据这种生源减少,而进行的学校教育调整,貌似理性,却不符合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违背教育公平。 不妨来看北京高中学校的生源是怎样“减少的”。据《北京市2008-2009学年度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08~2009学年度,北京小学阶段教育毕业生人数112268人,其中北京市户籍生82195人;初中阶段教育招生数107494人,其中北京市户籍82809人;初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数104702人,其中北京市户籍生92103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29220人(普通高中68397人,中等职业教育60823),其中北京户籍生123736名。根据这组数据,可以计算: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学生小学毕业生中,只有最多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初中招生可能有其他外地户籍学生);12599名非本市户籍学生初中毕业中,只有最多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 人们不禁要问,那不读初中的5388名学生去了哪里,那7155名初中毕业生,又在哪里求学呢?而这些数据中,还不包括没有北京学籍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从2008年8月到 2009年1月完成的专门调研显示,现有的打工子弟学校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北京市教委承认的学籍,不能享受公交、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他们还将因此遭遇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难题。(北京青年报2009年2月24日) 这些学生,当然不是自然消失的,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即户籍,而不方便或无法再在北京读初中、读高中——在中考中,外地户籍的学生,只能参加借考;而在高考中,没有北京户籍的学生,将不能在北京报考,2010年北京高考的报名条件之一,就是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外地转京户口限2009年12月7日前在京落户者)。加之近年来一些地区为打击“高考移民”,出台高考报名需要学籍证和户籍证的“双证制度”,更加剧了外地户籍学生的求学难度,即使他们的父母在北京工作,有北京的居住证,他们也只能回户籍所在地求学。 教育的“奇特”景象就这样产生了,一边是城市生源减少,城市学校资源闲置,而另一边则是打工子弟子女城市上学难。根据北京市教委的数据,2008~2009年的小学招生数为110440人,其中外地户籍学生44973人,假如高考制度不变,每年将有更多的外地学生,被迫在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之后返回户籍地求学,而北京的高中则在门可罗雀中关闭或整合。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生源持续减少的其他地区。 这无疑是城市教育与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双输。对于发达地区的中学教育来说,生源的萎缩,将带来一系列的学校管理问题,虽然“小班化”可以提高办学质量,但一些中学不得已面临关门的命运,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将大为减弱;而对于外地籍孩子来说,看着大城市的高中招不到本地户籍学生,宁愿关门也不把大门朝自己打开,那是怎样的被城市抛弃的滋味? 近年来,从教育公平出发,舆论一直呼吁大城市教育,打破户籍限制,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比如,在北京,已有超过60%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求学,但是,他们在北京的升学问题,却成了继续求学的拦路虎,如果按照户籍报名高考的制度不变,城市教育的上述困境将长期存在。而且,这种教育困境还将波及人才环境。 在14日-15日举行的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那么,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推进教育公平出发,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有必要“先行先试”打破户籍限制,允许非本地户籍学生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的新制度,比如探索建立“学籍+居住证”的制度,这样,才可使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教育的公平程度也得以提高。 (熊丙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