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体验德育:提升育人品质的“阶梯”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文汇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人的培养首先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如何做人。
    成才先成人,而成人不是通过光喊口号就能成就的。
    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渠道,学生也只有通过亲历亲为,从体验中获得的德性,才更有生命力。
    基于此,学校德育将学生自主“体验”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使德育工作的重点从重说教的灌输式教育转向重实践体验的启发式教育,从注重外界的刺激转向内在的自省,从而建立内驱式的价值系统,保证自主性的奠定。学校坚持让学生从基础道德的体验做起,抓住“一开发、二实践、四建设”,着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科课堂、专项活动中体验、悟知、内化,实现道德品质知、情、意、行诸要素的和谐发展,以期达到培养以“合格”为基线,以“特长”为引领,身心健康、学业优良、品行端正、人格完善各方面都和谐发展的“朱中人”这一育人目标。
    开发资源:从说教导向体验
    学校地处的朱家角镇,有着极为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和实践基地,抓住开发地方德育资源,利用朱家角古镇乡情民俗文化、东方绿舟、陈云纪念馆、西乡烈士陵园、青浦任屯村吸血虫纪念馆、朱家角敬老院、各街道居委会、朱家角消防队、伊露华实业有限公司、东江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方资源,逐步建立与完善校外学工、学农、学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自主实践搭建平台。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学校注意广泛与社区各单位建立精神文明共建单位,逐渐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育人体系。
    体验实践:感恩教育唤起自律意识
    学校将感恩教育作为体验德育的重要载体,既注意要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的有关教育衔接,又要主动弥补其不足,学校则基于“反思——感悟”的视角设计教育方案,并努力使这一德育特色成为学校品牌。其一,分年级设立教育重点作为基本内容,同时选择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加强针对性教育,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内容序列,并且逐步走向课程化。现在,高一年级以“感悟父母之恩”为主。高二年级在原有基础上以“感悟师长之恩”为主,学生通过专项活动的体验感受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来自包括教师在内的成人世界的关心与帮助。高三年级感恩教育的主题则上升到对学校、社会、自然、祖国的层次,学生的行为转变建立在责任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上,使情感变为理智与意志,从而以信念调节个人行为,使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心理机制的支持。其二,将感恩系列教育和爱心捐资助学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从“心”动到“行”动。通过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行为的改变、改进,随后通过春晖爱心基金会这个平台,进行行动导向。如由学生会组织搜集废纸、瓶瓶罐罐,出卖变钱,培养学生节俭、环保、资源等多种意识,并产生叠加效应。
    扩大学生自主体验活动的时空,逐步导向校外,并结合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如组织学生去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追寻红色踪迹,既瞻仰先辈业绩又领略大好河山。如让学生轮流到街道居委会去“挂职锻炼”、去敬老院服务,体会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特点。
    拓宽视野:建立校本化德育体系
    朱中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学科德育建设、学生社团建设和德育环境建设上屡出成果。
    德育校本课程建设  现已推出了《百善孝为先》、《做人ABC》、《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学生倡用语忌用语》、《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教师倡用语忌用语》、《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学生发展指南》、《学校交际语言》等课程的文本,由于这些内容都涉及最基础的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而且都来自学生平时生活中,所以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感受、体悟和实践,从而明显改善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校的风气
    学科德育建设  在德育显性课程的教学中,力求在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渗透德育意蕴。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同样也要充分发挥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教育比重,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熏陶中体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合理利用其他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资源,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科学等德育隐性课程应加强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现民族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建设  学校通过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如春晖文学社、春晖学生广播电台、春晖爱心基金会、春晖学生艺术团、春晖体育俱乐部、春晖书画社、春晖科技社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感悟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自己的社团里学艺、习文、健身、动脑筋发明,不仅满足了个人兴趣爱好,而且在活动交往与成就获得中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应该如何做人,改变了以往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德育环境建设  学校德育从德育是“班主任、德育教导的工作”向“人人都是德育者”转变。近年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师德修养文献,请师德标兵来校作报告,举办《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师德建设的征文和演讲比赛等,并实行“全员育人”的评价体系,不育人师德不合格,不享受学校任何资格的评优、晋级、提干等,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在全校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投入巨资进行校园绿化工程,同时通过个人或集体认养花草树木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环境意识,通过张贴名人名画,布置画廊,为新校舍征集桥名、楼名,征集校园内启示性标语等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近几年,学校各年级从6个班增加到16个班。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节节攀升。每年有近百人被清华、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名校录取。学生以学业精良、素质优良而享誉社会。近三年来学校共发展学生党员3人,每年有700~800人参加学生党校的学习。学校每年有9~12名学生获市、区三好学生称号;3个班级获市、区优秀集体称号;有两个班分获市“金爱心”集体和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1名学生获市金爱心学生称号等。春晖文学社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明星团队,春晖艺术队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青年党校获市中学生优秀理论学习社团队。春晖运动队在区中运会上连续几年保持团体第一名。
    感言  做大写的人
    徐绥琪
    朱中历来把学生的德性教育放在第一位,讲究成才先成人,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身心健康、学业优良、品行端正、人格完善。
    体验德育,是朱中提高德育实效性、永久性的基本做法。实践出真知,体验砺品性。
    (作者为上海市特级校长、朱家角中学校长)
    相关链接  五个“学会”达到五个“和谐”
    学会做人,使成人与成才达到和谐;
    学会学习,使“鱼”和“渔”、“知”和“情”达到和谐;
    学会健体,使身、心发展达到和谐;
    学会审美,使外在美与内在美达到和谐;
    学会劳动,使知和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和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