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信心: 五年后会有高校跟上 “我可以放言,珠海校区的这个方案将是全中国最好的一个。”甘阳非常自信。 按照计划,从2010年9月起,经过系统设计的新通识教育课程也将在其他校区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中开设。而甘阳的期望是,经过3~5年的磨合,逐步取消中山大学现有的公共课制度,完全建立全新的通识教育制度。这位从2003年“北大改革”风波中崛起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标志人物,这一次是否终于在南方的高校中找到了他实践理论的落脚点? 2003年,关于“北大改革”的辩论喧嚣一时。当时张维迎等学者在北大推出改革方案,试图推行企业化管理,倡导英文教学而非母语教学等等。甘阳发表《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评北大改革》一文,率先发起对北大改革方案的批评,随后接连发表《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等文,促使北大最后对改革方案被迫做了调整。 其后,甘阳开始在国内大力倡导通识教育,认为这才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真正精华所在。 2005年甘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大型会议,来自中国几十所大学的百多位学者教授参与,并就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要盲目模仿美国大学的外在形式,而是要学习美国大学对学生从严要求的实质,特别要抓住经典阅读与小班讨论这两个基本点。提倡学生小班讨论和助教制度,改变以前只是老师满堂灌的状况,并且让研究生通过担任助教获得多方面锻炼。 “我承认,理想化推行有很大难度,但是我们在作充分的尝试,你不能永远都呆在岸上学泳姿,游泳肯定要下水,即使会呛水。中大为了做这件事,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而且我们研究的探索都是有可持续发展可能的,防止过去很多尝试那样虚化和逐渐被边缘化。” “关键的关键还是课程,我们是否能准备足够的大类平台课程?这些课程还要能接上几年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像浙江大学那样完全不分专业招生,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问题,但也有隐忧,课程结构是否准备好了?有没有稳健的公共平台课体系?有没有足够的通识课师资?教育改革还是要相对保守地推行。” “我想,再过5年左右吧,会有其他高校跟上的,如果是在江浙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可能两三年后就会有高校跟上。未来几年,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甘阳认为。 独家专访 甘阳:“质疑是因不理解” 思想学术界最具影响力和争议的人物之一 决定用八年圆一个教育改革梦 身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学术界,甘阳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集中的影响力和争议性。自1999年从美国回到香港大学任教以来,十年来几乎他的每篇文章以及访谈演讲都能引发中国思想界的新话题。这一次,甘阳迅速把脚步停在了南方教改的最前线——用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的话来说,在该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上,以本科教育为目的还是第一次。 因为南方媒体对“博雅”开学的热切关注,甘阳说这个秋天他度过了人生中与记者打交道最密集的日子,接下来他要离开喧嚣,做好这件寄托了人生期望的大事。 关于通识教育: 理念争议不大最难操作 广州日报:您以呼吁中国高校推行通识教育著名,而人们这次记住的是您开办的“博雅”。对于外界已经出现的种种质疑,您怎么看? 甘阳:从我本身的观点看,我是不太赞成过分宣传博雅的,我更希望人们关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进程,博雅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环节。 其实对一些质疑的声音我有意见,很多人只从媒体上看到一句话就下笔写评论,连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都未了解清楚,就迅速下结论。我认为这些质疑是因为不理解。比如学生将来的出路,其实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本来就是精英化培养,不需要就业,大部分都将直接继续深造。 广州日报:您被称为国内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标志性人物,这些年来不仅振臂高呼,也在身体力行,这次的平台有什么不一样吗? 甘阳:我国高等教育划分专业的做法是上个世纪学习前苏联的产物,到了80年代就已发现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国际趋势。从2000年开始,北大清华等高校开始提出淡化专业,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的理念,但人们很快发现,通过公共课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做法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内各院系的本位主义,任何一个院系都会把最好的师资留给自己,担任公共平台课的老师往往被边缘化,这些课程也成为学生眼里可有可无的“营养学分”,耗费大量的教育资源。 如果光看表面,现在你在国内任何一个大学都可以看到一张很好的公共课课程表,但真正关键的是什么?要看是哪个老师在上这个课,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甚至每堂课让学生读的是什么书?作业是什么?不在于课名,在于这个课到底是怎么上的? 中大的通识核心课一定要找各专业最强的教师,开设的课程是各专业最深厚的基础课,不能让通识课程游离于一所高校的主要课程之外。这避免了以往通识教育有名无实的弊端。如果这个课不行,就是这个高校的这个院系教学质量不行,而并非通识课程不行。关键是可持续性,通过制度固定下来,不要像以往一些改革那样,一两年后,大牌教授纷纷撤出。 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可能采取激进的做法,我倾向于比较保守地进行。将来我们有没有可能像美国那样,完全不按专业招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这必须建立在充分成熟的公共平台课程设置基础上。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近年来国内高校的争议不大,真正的难点是操作。 (责任编辑:admin) |